三打白骨精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會識3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3、通過對重點詞句和具體情節的分析、比較,深刻理解,體會人物形象特點。
4、初步培養學生對傳統白話文語言的語感,增強學生語言的表達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對重點詞句和具體情節的分析比較,深刻理解體會人物特點。
難點:初步培養學生對傳統白話文語言的語感,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以讀代講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及《西游記》相關資料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會識3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讀通讀順課文。
3.通過讀文理清文章思路來初步感知課文和體會人物形象特點。
4.通過細讀品味,了解課文第一部分的內容。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播放《西游記》電劇主題曲、片段。
2、問:①大家說一說,這是哪一出戲的主題曲呢?
(學生說《西游記》)
②那你們喜歡當中的哪一個人物呢?
(學生說,孫悟空等)
3、引出課題:(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西游記》當中的一個故事——《三打白骨精》
[設計意圖:借助多媒體設備,以樂曲來營造一種與文本相宜的情境,極好地調動了學生的思維和情緒,激趣導入,使學生更主動地進入學習態度]
二、初讀感知,字詞過關
1、自由讀課文,用批注尋疑法先整體感受全文,圈畫出難解的字、詞及問題。
2、小組合作,由組長負責收集;并組織組員討論、釋疑,掃清字,詞障礙。
3、教師巡查,適時指導。
4、匯報、小結。
[設計意圖:利用小組合作的優勢,讓學生初讀后動手找疑難,并交流、合作,掃清相關障礙,初步感知課文,為下一步深入學文打好基礎。]
三、讀通讀順,理清思路
1、指名讀文
2、指導讀文(針對傳統白話小說的語言風格朗讀指導)
3、自由練讀
4、齊讀課文,讀通、讀順
5、思:經過朗讀后我們都知道文中寫了誰三打白骨精呢?(生答:孫悟空)
6、找:讓學生找出描寫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內容(即2-7自然段)
7、明辨文章寫作思路
即文章可分兩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第二部分(2—7自然段)
[設計意圖:以讀代講,以多種形式地讀來讓學生讀通順,以培養學生的語感。同時,讓學生主動動手去分析去找來理清文章的脈絡,易于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擴大參與面。]
四、細讀品味第一部分內容
1、學生自由讀,邊讀邊批注。
(讓學生想一想:自己從此部分內容中讀懂了什么?)
2、組內交流,讀書所得。
3、匯報。
4、指名讀此部分。
5、教師指導朗讀。
6、學生練讀、竟讀。
[設計意圖:讀寫結合,讀思結合,交流合作來深入品味第一部分內容。同時,以多種方式地讀來培養學生對白話文的語感和加深對文本的理解]
五、回顧全文,練習小結
1、文章寫了什么內容?(讓生自由競答)
2、投影出示相關生字新詞,讓學生認讀、釋意。
3、小結(略,扣文設疑來小結)
[設計意圖:鞏固所學為下一步奠定好基礎,扣題小結巧設問題給學生一個思考的余地,使他們有繼續深入學習的欲望]
六、布置作業
1、生字作業
2、把文章讀通讀順,預習第二部分內容,看看孫悟空是如何三打白骨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