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講話
二、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今年8月上旬,省食品安全委會召開全體成員單位會議,通報了上半年以來我省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情況,指出了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下一步工作要求。會上還通報了近兩年我省的食品安全重大個案(沈陽市含劇毒農藥狗肉事件、彰武縣私設屠宰點販賣病死豬肉事件、丹東市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件、朝陽市問題豬肉和注水豬肉事件)。會議認為,當前我省食品安全總的形勢是好的,但仍不容樂觀,在有的地區、有的領域、有的環節監管形勢依然嚴峻,問題仍然十分突出。主要表現在:一是種植、養殖環節的污染問題較為突出。水產品中的水發水產品、海水貝類、蝦類等藥物殘留問題較大;違規使用、濫用和誤用農藥、獸藥問題嚴重。二是食品生產加工領域監管難度大。突出地表現為食品生產企業多、小、散、亂、差,生產單位約70%是10人以下的小作坊,大多不具備生產合格食品的必備條件,不具備產品檢測檢驗條件,不能保證生產出符合質量安全要求的產品。三是食品流通企業管理水平尚需不斷提高。個體工商戶缺乏必要的安全設施,經營管理落后,一些批發市場缺乏有效的安全檢測手段和質量控制措施,使造假者有機可乘,甚至成為假冒偽劣食品的集散地;一些經營企業貪圖私利,蓄意出售過期變質食品和病死畜禽的現象屢禁不止;不法食品生產經營者時常偽造標識、濫用標識、欺騙和誤導消費者。四是農村食品安全監管相對薄弱。不法分子往往將假劣食品銷往農村集貿市場和小賣店,由于農民缺乏識別和判斷能力,農民往往成為最直接、最嚴重的受害者。五是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暴露出的問題仍沒有得到有效地解決,各監管部門分工不明確的問題仍然較為突出。六是應對突發食品安全事件的能力尚需進一步提高。在應對近幾年發生的一系列突發事件中,在反應速度、職責分工和協調配合等方面還存在著一些不足,迫切需要提高有效應對食品安全重大事件的能力。
從我們掌握和暗訪的情況看,在食品經營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諸如:經營者亮照經營意識較差,無證照經營仍然大有存在;一部分經營者沒有建立進貨臺賬或記賬流于形式,進貨驗收存在問題較多,不標注保質期、生產日期的食品,甚至過期的食品仍然購進;銷售超期食品問題嚴重。在6月初省局暗訪中發現超過保質期最長的達14個月;在 44家食雜店共發現超期變質、沒有生產日期、保質期等食品210種。這些問題說明,盡管近年來各級工商機關在克服諸多困難的情況下,下了很大功夫,食品監管也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我們的監管工作只能說有了較好的開局,我們的工作還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其中,最突出的問題是各項工作、各項制度不落實,浮在表面、流于形式、報喜不報憂。這個問題相當嚴重。當然不僅是在食品監管中存在,在其它工作中照樣存在。現在似乎是形成了一種風氣。相比較而言,近兩年食品監管這項工作還算是比較得到重視的一項工作。但在某些地區、某些方面仍然存在不落實的問題。例如:“一崗三責”都寫在紙上了,但是一些地方各相關班子成員、職能部門對下的指導、督查的職責沒有落實,各職能部門齊抓共管的合力沒有形成;再如:相當一些工商所日常巡查工作流于形式,監管不到位。一些崗位管理員底數不清,不能按照要求對農村食品經營業戶進行巡查,拿不出巡查記錄。一部分拿出的巡查記錄也是千篇一律為“未發現問題”。查辦的食品案件也很少,削弱了監管執法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