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會議上的發言
第三,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是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現實需要。“看病難、看病貴”目前依然是突出的社會關注、群眾關心的熱點和難點問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建立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醫藥衛生體制,逐步緩解并努力從根本上解決群眾普遍企盼的()看病就醫問題,是一項維護人民健康的重大民生工程,是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礎,是社會和諧進步的有力保障。
第四,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是建設服務型政府的應有之義。政府職能主要是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更加注重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是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建設責任政府、為民政府、服務政府的必然要求。看病就醫問題,凸顯了政府在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某些方面存在的不足。醫藥衛生就是最大的公共產品之一,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就是要提高政府科學的社會管理水平,提高政府公共產品的提供和保障能力,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把醫藥衛生服務這一公共產品送到千家萬戶,這是政府必須承擔的責任。
因此,各級黨委、政府務必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的重大決策、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的具體要求上來,堅定信心、精心組織、穩步推進,確保改革順利進行,達到預期目標。
二、明確目標,準確把握全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基本原則
今天會上下發的《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施意見》,明確了我市醫改工作的總體目標、主要任務和政策措施。
我市深化醫改工作的總體目標,就是要“建立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實施意見》還進一步細化明確了到XX年和到2020年的近期、遠期工作目標和任務。這些目標任務,概括起來通俗地講,就是要讓老百姓“少生病、方便看病、看得起病”。少生病,就是要加快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加強城鄉公共衛生體系建設,讓城鄉居民平時少生病。方便看病,就是要推進醫療衛生服務向基層延伸,加強基層特別是農村和社區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使老百姓能就近、便捷地就醫看病。看得起病,既要通過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全覆蓋,讓老百姓看病有保障;還要通過實施基本藥物制度等,降低藥品價格,實現醫療機構“以藥養醫”轉為由財政保障,最大限度讓利于民,讓老百姓看病少花錢,努力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圍繞上述目標和要求,在具體工作中,必須突出把握好以下三項原則:
一要牢牢把握廣覆蓋、多層次、可持續的原則。廣覆蓋,就是要按照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要求,在制度上覆蓋城鄉全體居民,讓所有城鄉居民感受改革發展成果,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多層次,在廣覆蓋的同時,考慮不同群體之間的差異性,滿足城鄉群眾不同層次的醫療衛生需求。可持續,就是要與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和當前發展階段相適應,既要盡力而為,又要量力而行,綜合考慮政府財力和群眾的承受能力。
二要牢牢把握突出基本、基礎和基層的原則。突出基本,就是強調從現階段的實際出發,首先提供基本的醫療衛生服務,重點解決公平問題,滿足城鄉居民的基本需求。突出基礎,就是著眼于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等當前突出問題,找準癥結,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堅持公共衛生服務、醫療服務、醫療保障、藥物保障的有機結合,注重建立和完善基本制度體系,著力構建全民醫保“安全網”的基礎性框架。突出基層,就是要面向農村、社區和廣大群眾,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使廣大城鄉群眾不出鄉村、社區就能得到比較好的基本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