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語文教研組長經驗交流發言稿范文(通用3篇)
2023語文教研組長經驗交流發言稿范文 篇1
各位同事:
六年級語文教學主要采取的是以“自讀筆記”為載體,記錄學生語文學習的全過程,并且教師借助“自讀筆記”監控學生的語文學習。學生主要采取的是圈劃批注問的學習方法,對語文的學習內容進行分析理解。教師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訓練:
一、 審題:
主要是對課文的題目進行分析理解,并對題目進行揣測,針對題目的內容進行提問,以幫助學生對課文的內容進行理解。例如:在上《百合花開》這一課的時候,我首先讓學生根據題目的內容進行提問。學生提了很多的問題,有:百合花為什么要開?什么時候開?開得怎么樣……學生經過這樣的提問,首先對文本有了閱讀的興趣,其次在對文本進行探究的時候也有了一定的依托。由此可見,審題是對課文內容理解的前提,而且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 理清文本的層次結構,即對文本進行分段和概括段落大意。
我們原先在“自讀筆記”中有提要這一版塊,它要求學生在自己初步閱讀課文的基礎上,對文本的內容進行概括,通常是用一兩句話進行概括。這對于學生而言,是有一定難度的,并且學生在概括的時候通常都會出現不完整或不知所云的現象。現在在提要之前出現了分段和概括段落大意的'步驟,這對于學生而言,無疑是讓他們在概括提要的時候有了憑借和依靠。
三、 課后練習的增設:
我們六年級使用的是新教材,它其中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沒有任何的課后練習和配套訓練題。面對這樣的教材體系和安排,我們備課組在本學期增設了課后的練習題和訓練題。這些題目的出現和訓練使得學生對課文的學習有了更深一層次的理解和感悟。我們采用了不同的形式和途徑,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和難易度對文本進行理解和感悟。
四、 借鑒的深入
在“自讀筆記”中,我們原先就有一個“借鑒”的版塊,主要是對文本中的寫作手法和文章的結構特點進行借鑒。還有就是對文本中的好詞好句進行賞析。例如:在“《諾曼底”號遇難記》的時候,在這篇文本中,語言描寫是顯著的特色,并且采用可對話的形式,有利地體現了當時情況的緊急。而這些特色都是學生在課前或課上自行發現并總結,這樣有利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語文的培養。
2023語文教研組長經驗交流發言稿范文 篇2
各位同事:
時光如沙漏,一轉眼,一學期即將結束。這學期,小語中高段教研組在“綠潤生命,盛及未來”辦學理念引領下,在各級領導精心指導下,在全體教師通力配合下,繼續以“兩案五環節”的教學方式探索“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堂模式,全面推進素質教育,F將一學期來本教研組工作開展情況簡要匯報如下:
一、以學習促發展,更新教學理念
本學期,我們的理論學習主要采取集中學習和單獨學習兩種形式。一是每雙周二集中學習。認真學習黨和國家教育改革政策、文件,認真鉆研《語文課程新標準》,清楚掌握不同學段對教學的不同要求,準確把握學科教育教學的新理念、新要求、新動向;學習《課堂設問、提問策略》、《從想象出發,喜歡寫作》等文章,擴大交流視野,實現優質教育教學資源共享,明確教學方向,探討教學過程中的不解和疑惑,從而實現集思廣益,提高語文教學。另一方面,我組老師私下也在不斷學習,有的老師鉆研、探討課型,有的老師酷愛摸索多媒體,還有的老師研究課題......從而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方法,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教學能力。
二、以課題促教研,深入教學研究
在教科室工作帶領下,本學期,我組展開了課題研討課。其中梁仕齊、劉衣、黃艷、李靜四位老師負責執教。雖然這是個人執教的課程,但更是我們組共同的事情。因此執教前,三位老師通過大家的選題建議、自己鉆研課本教參、同年級或同名師工作室成員的磨課,完善了自己的課;執教中,我們每人都參與聽課,并有所收獲和思考;執教后,我們“趁熱打鐵”,立刻組織在一起,開展說課、評課小會,了解執教老師的思路、暢談自己的收獲和看法、探討困惑,這既提升了我們的教學方法,又有利于執教老師教學案例的完善。最后,執教老師們也形成了自己的課型模式,可以說是個“共贏”的局面。
三、以參賽促教學,提高業務技能。
在學校辦學理念、教研室的指導下,本學科參加了國家、市論文、課件評選活動,微課制作評選活動。我組老師認真對待,積極參加。為了讓老師們能盡快學會微課制作,我組開了一次“微課制作說明”的活動,并請梁仕齊老師為我們講解。最終,有五人獲得學校微課制作賽一等獎。與此同時,好的微課在網站上展示,實現資源共享。
四、以集體促備課,達到事半功倍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泵總人都有他的長處和短處,如果能相互學習、相互借鑒,揚長避短,我們的工作就能事半功倍。由于我組人員較多,所以集體備課時,我們是分年級組進行。在備課組內實行定課題、定時間、定主講人、全體參加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集體備課的質量。在集體備課中我們力求做到統一思想,統一進度,統一練習,特別是在備教學目標,備學生練習,備教學方法時能集思廣益,取長補短,同時通過集體備課,及時了解教育教學情況,針對教材的特點,不斷地進行探索、改革、創新。
五、以活動促學習,提高學習興趣
為了豐富學生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們中高段語文,根據每個年級不同的特點,分別開展了有特色的活動。比如:三年級的形近字組詞比賽、四年級的閱讀節手抄報比賽、五年級的聽寫比賽,六年級的語文大課堂比賽等等,豐富了孩子們的學習方法,提高了孩子們學習語文的興趣。
總之,在本學期里,我們語文組可謂是一個團結的大家庭:當有老師需要幫助時,大家都樂于助人;當有老師提出困惑時,大家就開誠布公的提出自己的看法;當有老師有好的教學資源時,他會無私的和我們一起共享……所以,我要感謝我組的老師們。但我也看到了困難和不足,如教研組活動開展得還不夠扎實,在許多具體工作環節上缺乏創意,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還不夠,在學生活動的組織上依然沒有跳出應試的窠臼,對其語文綜合素養的提高關注不夠。不過我們相信,在學校各級領導的關懷下,在各位教師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組在今后的工作中會做得更好。
2023語文教研組長經驗交流發言稿范文 篇3
尊敬的各位老師:
大家好!
20xx年9月,根據學校安排,我擔任二年級語文教研組長,說實話,這個消息對我來說壓力遠遠大于欣喜,因為作為同組七姐妹中年齡最小的一個,自己的經驗遠不如其他姐姐多,是幾位姐姐的鼓勵和支持打消了我的顧慮,我也在學校領導的信任下,本著真誠、謙卑、熱情、直率的待人待事態度,和姐姐們一起團結互助、勤奮努力、和諧相處,今天我謹代表眾位姐姐和老師們分享我們組的故事,我分享的題目是《團結協作樂前行》。
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會干涸,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我們這群人選擇了自己一輩子要走下去的教育行業,我們就要盡心盡力地把它做好。嫁給了它,就選擇愛它。關心,愛護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是教師熱愛教育事業的表現。而和諧的同事關系是推動學校、學生發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們順心工作,高效完成學校工作任務的一個前提條件。人和人之間的感情都是相互的,只要你肯對別人好,別人就會對你好。在學校里面也是一樣,同事之間應該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多一些幫助和協作,多一些信任和尊重。多一些交流和共通。
我們組有七位老師,她們是勤奮穩重的董紅琴老師,開朗樂觀的鄭冬梅老師,心地善良的王巧靜老師,謙虛心細的李小紅老師,務實老練的張海霞老師,美麗大方的李艷老師,外加一個真誠直爽的我。一學期以來六位姐姐是我的榜樣,回想前面的工作,我們從始到終都以熱愛、認真、鉆研、商討態度對待工作。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認真完成了學校每一個科室布置的'各項任務,我們年級本學期無一例學生安全問題,期末考試我們七個班語文人平分相差1分左右,較期中提升了一些,我們組也被學校評為“優秀教研組”,我個人也被評為“師德標兵”、特殊貢獻獎”。
一、資源共享帶來的快樂。
新課程提出我們各學科、各年級的教學要有機融合、相互促進,教師之間一定要相互尊重、相互學習、團結互助。我們的工作是繁忙的,在工作之余要批改學生作業,處理班級事務,尤其在收集教學素材方面要花費高于課堂教學的兩三倍時間,教師如果單槍匹馬,往往會力不從心。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通過組內教師共同努力,搜集資料、制作課件,可以大大豐富學科的教學資源,減輕教師工作負擔,還可促進我們教學觀念的更新,通過資源共享大家可互相取長補短、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共享力量大,共享好處多,共享效果好。
還記得那是10月17日下午的第三節課,我請白板使用熟練的紅琴老師到二四班教室給我們組的老師做了培訓,通過練習、共享了方法后,我們都學會了白板的使用。
辦公室電腦桌面上經常會出現海霞、小紅老師提前找的教學課件,我們集體探討學習后,大家都興致勃勃地拷到u盤上,上課時利用班班通資源共享,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許多。每次家長會前我們也是集體備好一個課件,大家根據各班情況進行修改,效果都不錯。有一次的開家長會,我給大家交流共享了我的家長會創新環節,請班長總結學生情況、家長代表發言,李燕、冬梅老師嘗試后都感覺效果很好。
為了備戰末考,我們群力群策想辦法,根據小學語文第一學段的學科特點,認真研討教材后,最后敲定基礎知識方面從看拼音寫詞語、音節填寫、形近字組詞,近、反義詞,詞語仿寫,按要求寫句子、偏旁部首、字形分類、多音字、查 錯了,他如果只要釣竿,那他一條魚也吃不到。因為,他不懂釣魚的技巧,光有魚竿是沒用的,因為釣魚重要的不在“釣竿”,而在“釣技”,有太多人認為自己擁有了人生道上的釣竿,再也無懼于路上的風雨,如此,難免會跌倒于泥濘地上。就如小孩看老人,以為只要有釣竿就有吃不完的魚,像職員看老板,以為只要坐在辦公室,就有滾進的財源。 【愿每個人都擁有一份童心!但同時為了釣到魚,還是要苦練釣技!】 當我們真正踏踏實實的去享受教師需要做著每一件事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學生是如此的喜愛自己,家長是如此的尊重自己,領導是那樣的青睞自己!教育是善舉,從事教育事業的人,要放下攀比心與功利心,不能“心為物役”,要做自己的主人,用心鉆研教育教學,踏踏實實的經營自己的“責任田”,不要荒廢了自己的“心田”! 家庭是幸福的港灣,工作也是港灣的停靠站,在四小這個大家庭中,我們要團結協作,抱團成長,不斷學習,提升自己,一起跌撞,一起成長,一起享受教育帶給我們的幸福。我們不僅要教會孩子們知識,還要教育孩子們品行,提升我們的智慧,升華我們的德行。作為一名教師,不一定要干出什么驚天動地的偉業,但應當如百合,展開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應當是一顆星,遠望像一盞燈,近看是一團火。愿我們都做朵朵美麗的百合,讓我們的四小因我們而美麗,讓我們的學生因我們而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