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勤儉節約熱愛勞動的發言稿(精選3篇)
關于勤儉節約熱愛勞動的發言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源泉。在當今世界面臨的人口、資源和環境三大問題,水資源是一種不可替代的重要資源。沒有水,所有的生命都會消失。
一方面,中國淡水資源不夠豐富;另一方面,水資源的浪費和水質的嚴重污染使淡水的利用更加緊張。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的水資源短缺從局部蔓延到全國,對農業和國民經濟產生了嚴重影響。
據統計,在正常情況下,我國水資源短缺總量已達400億立方米。“十五”期間,全國受干旱影響的耕地面積達到3。85億畝,平均每年因干旱減產糧食350億公斤。全國3。2億農村人口飲水不安全。
如果每人節約一立方米的水,中國13億人將節約13億立方米的水。人多力量大,每個人都節約了一滴水。全中國就能節約出一片河流,一個大江。毫不夸張地說,我們每個人手中都有一種寶貴的“資源”,掌握著對這些民族發展“命脈”的權力,成之毀之、愛之損之在于我們每個人的行動。
“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的主題是“衛生用水”和“加強節約和保護,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看到這樣一個主題,我們不禁想到一句名言:如果我們不珍惜寶貴的水資源,那么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很可能是我們的眼淚!水資源,人類社會共同面臨的“危機”。
節約用水是每個人的責任。只有當每個人都注意節約用水,水荒才能遠離我們,生活才會穩定和諧,環境才會美麗舒適。
我們青少年明白這些道理以后,不僅要做好自己的工作,還要做好宣傳,告訴朋友和家人,讓每個人都來發揚節水的美德。
關于勤儉節約熱愛勞動的發言稿 篇2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節約是一種美德,是一種智慧,更應該成為一種習慣和風氣。節約要從小做起,從小包含兩個方面從小培養和從小事做起。
勤儉節約的習慣要從小培養。我國古代就有李存審贈簇教子的故事。李存審出自貧寒,40年為國征戰,100多次被敵箭射中骨頭,后來他做了大官,看到孩子仍整日吃喝玩樂,從小嬌生慣養,很不放心,他就把過去從骨頭中撥出的箭送給孩子,告誡他們不要忘記勤儉節約。我們的偉大領袖中學時就在讀書筆記中寫下唯安貧者能成事,故曰嚼得莫須有根,百事可做的句子來激勵自己要艱苦樸素,勤儉節約。
在美國,一些家境富裕的孩子常在校園里拾垃圾,把草坪和人行道的紙屑、飲料罐收集起來,換取學校給他們的一點報酬,還有的孩子去打工送報掙零花錢而感到自豪。這些經歷讓他們懂得了生活的艱辛和衣食的來之不易,培養了他們自力更生,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在日本,大人們也很注重從小培養孩子節約的習慣,如果孩子的盤子里有剩菜剩飯,必會受到父母的訓斥。
節約是從小事做起。古人云: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一滴水,一粒米、或一張紙、一度電對個人來說看似微不足道,但是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如果每人浪費一點資源,加起來就非同尋常,而如果每人節約一點資源,加起來就是一筆巨大財富。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從小事做起,從小處做起,習慣成自然,后行節約就會內化成固定的好習慣。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做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繁榮昌盛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做支撐的社會難以長治久安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做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勤儉節約能培養我們吃苦耐勞的品質,能讓我們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以更樂觀、更飽滿的熱情去面對生活。我們要憶苦思甜,在生活中自覺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弘揚勤儉節約之風,讓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理念在校園蔚然成風,讓勤儉節約這一優良的傳統美德在中華大地世代相傳!
謝謝大家!
關于勤儉節約熱愛勞動的發言稿 篇3
親愛的同學們:
勤儉,是一種操守,是一種品行,是一種素養,是一種美德。節約資源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建設節約型學校勢在必行。身為當代的中學生,踐行勤儉節約責無旁貸。
然而,留意我們身邊的浪費現象,卻令人觸目驚心:宿舍、教室里電燈長明;空無一人的教室中卻空調、風扇繼續運轉;廁所水龍頭嘩嘩流淌卻不見人影……
因此,在“世界勤儉日”即將到來之際,校團委向全校同學發出以下倡議:
一、牢固樹立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
崇尚節儉,合理消費,增強節約意識,自覺杜絕浪費行為。人人爭做節儉風尚的傳播者、實踐者、示范者,努力營造踐行勤儉節約的校園氛圍。將“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正確價值觀植入每位同學的心中。
二、落實行動,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做起
1、節約用水。珍惜水資源,洗涮不用“長流水”;洗涮拖把不過量用水;合理循環使用自來水,做到人走水斷流;隨身帶走未飲用完的瓶裝礦泉水。自覺做到愛水、惜水、節水。
2、節約用電。盡量多采用自然光,避免“白晝燈”、“長明燈”;離室關閉各種用電設備。
3、節約用紙。提倡正反面使用紙張,提高紙品利用率;盡量少用一次性紙杯,提倡自帶水杯。
4、節約糧食。不挑食、不隨便丟棄剩菜剩飯,吃多少買多少,倡導餐桌文明之風,不追求奢華。
5、節約用錢。認真做好成本核算,不鋪張浪費;不攀比不超前消費,學會精打細算,充分利用學習用品,養成善于理財的好習慣。
“興家猶如針挑土,敗家如似水推沙,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作為東分學子,理應傳承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讓我們全體同學攜起手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把勤儉節約自覺落實在學習、生活中,為創建節約型校園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