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交流會的發言稿(精選3篇)
鄉村振興交流會的發言稿 篇1
今年以來,在鎮委鎮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村兩委班子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下,堅持以“五位一體”新發展觀念為新領,充分發揮x村自身資源和區位優勢,聚力脫貧攻堅,為圓滿完成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年目標任務奠定了鑒定基礎。現將有關情況總結如下:
一、狠抓產業發展,使貧困戶早日脫貧
今年的疫情是百年不遇人員災害,盡管這樣惡劣環境下,黨委政府一聲令下,各村設立交通卡口,我們村由駐村干部、村干部、組長及志愿者,安排各自的崗位,各負其責,堅守陣地,24小時值班,奮戰40天,完成了黨委政府交給我村的光榮任務,在此同時領導干部帶頭用喇叭喊,用肉口傳,并通知包聯干部給貧困戶打電話謀劃產業,早計劃、早準備把各人家庭今年的主要產業規劃好。于是群眾主動找到我們干部幫忙購買種子、豬娃、雞娃、羊娃民、牛娃等,結果形式一派大好。
(一)香菇產業:
x村從宣傳香菇產業的前景起,召開多次群眾會,針對每個貧困戶的家庭實際,每戶制定生產多少棚?最后實際上多少棒?通過香菇技術員耐心地講解種植香菇的技術,落實x戶貧困戶,種植香菇x棚,上了x棒,村上安排治調主任x負責,并派專業技術人員陳家貴堅守香菇基地,白夜守候,定時噴水,定時采摘,嚴格按照香菇公司的操作流程,致使我村的香菇產業產量高、質量好,得到了香菇公司的好評,同時給貧困戶增加了一定的收入,使貧困戶對此產業有了深刻的認識,同時也認可香菇產業使一個富民的短平快的致富產業。
(二)紅皮椒產業:
此產業全村x畝,一組x畝、二組x畝、三組x畝、四組x畝。從育苗抓起到整地、到移栽、到管理、到采摘,都安排專人負責,由組長親自帶頭,每個環節都有村干部負責管控,使此產業達到預期的產量和效益。
(三)養殖業:
1、養牛:一組葉書群圈養本地黃牛13頭,產值達25萬元,葉書春養牛8頭,年產值達15萬元。通過他們兄弟倆養牛,使不少貧困戶都看到了此項目的明顯效益。
2、養雞:全村共計養殖6560只,主要分布在一、三、四組,雖說是沒有大規模的養雞場,但農戶首先自己吃雞蛋和雞肉方便些,總收入達64。8萬元。
二、聚力脫貧攻堅,決戰決勝全面小康
鎮委鎮政府在鞏固成果的基礎上,堅抓國家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整改工作機遇,統籌謀劃,全面整改我村脫貧攻堅工作的問題和短板,積極構建防貧減貧和持續增收長效機制,確保圓滿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小康的任務。
x村通過駐村干部、駐村工作隊、村組干部、全體黨員反復開會研討貧困戶收入達標問題,針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戶、監測戶如何增收問題?把扶貧政策用足用透,根據家庭實際情況,有的給他衛生公益崗、有的給他道路公益崗,這樣通過多種途徑把收入偏低的貧困戶收入提起來,使建檔立卡貧困戶x戶,x人人均純收入達到x元。
三、全面排查化解扶貧領域信訪矛盾。
我們工作隊在駐村幫扶工作中,通過戶戶走到,發現問題就地解決問題,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層層上報,把信訪矛盾消化在萌芽狀態,入戶宣傳扶貧政策,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做好貧困群眾思想發動、宣傳教育和情感溝通工作,激發擺脫貧困內生動力,開導群眾對產業的發展帶來興趣,以便產生動力,促進脫貧攻堅奔小康。
總之,作為駐村工作隊員,克服新冠肺炎影響,深入推進產業扶貧,穩崗就業和消費扶貧,協助完成年度減貧任務,大力協助村委會收繳“兩金”,落實脫貧不穩定戶和邊緣監測戶幫扶機制,鞏固脫貧成果。下一步我們繼續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民,繼續堅守駐村崗位,做到在脫貧鞏固期內,幫扶工作力量不撤、節奏不變、力度不減。繼續推進抓黨建促脫貧攻堅、促鄉村振興,幫助指導建強基層黨組織,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健全完善村級事務管理制度,扎實推進基層治理能力提升,著力打造一支“不走的工作隊”,接續好鄉村振興。要積極探索新形勢、新時期、新條件下駐村幫扶工作新機制,不斷提高駐村幫扶工作水平,使駐村幫扶工作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鄉村振興交流會的發言稿 篇2
各位領導:
大家好,首先非常榮幸能夠參加這次會議,下面我從xx村基本情況、鄉村振興建設情況及下步發展規劃三個方面,做如下經驗交流發言:
一、xx村基本情況
xx村原名xx村,位于xx縣城東20公里處,系政府所在地,由原xx村和xx村合并而成,村域面積xx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xx畝。全村共有xx個村民小組,共xx戶xx人,其中女xx人,男xx人,黨員xx名,是全縣首批鄉村振興示范村。一年來,xx村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扣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立足村情民意,順勢而為,朝著經濟富美、環境優美、村莊靚美、民風淳美、生活和美的“五美鄉村”目標邁開堅實的步伐。
二、鄉村振興建設情況
一年來,全村按照上級要求,全力將xx村打造成為鄉村振興示范村。目前,主要完成了以下幾項重點工作:
一是村級組織建設全面加強。為順利推進鄉村振興示范村項目實施,村上組織專題會議,成立了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項目工作領導小組,將示范村建設項目擺在了突出位置。同時,村“兩委”多次召開支委會、黨員大會和村民代表大會,并深入農戶家中走訪調研,廣泛征求黨員和村民代表的意見建議,制定了《xx村鄉村振興三年發展規劃》,明確了發展的重點和目標。通過落實基層黨組織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監督黨員和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職責,充分發揮基層黨建引領作用,以組織推動鄉村振興,以黨建引領示范村建設、引領村民增收致富,切實激發了黨員群眾實施鄉村振興示范村的內生動力。
二是鄉村治理模式不斷完善。按照鄉村振興中“鄉風文明”的目標,我村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推行家風、村風、黨風教育,以良好家風帶村風促黨風。全面修訂完善xx村村規民約,大力開展道德評議、移風易俗活動,19年評選道德模范xx人,以榜樣的力量引導村民誠實守信、遵紀守法、破除陳規陋俗;成立紅白理事會監督管理委員會,摒棄大操大辦紅白喜事的做法,共節約紅白事資金xx萬元,帶動廣大群眾樹立文明新風,提高鄉風文明程度,助力鄉村振興全面實施。
三是重點項目建設有序推進。為高標準打造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xx年全村共實施xx個項目,總投資xx萬元;其中入戶項目xx個(腦畔、入戶道路、院落圍墻及硬化、菜園、水廁),共計投入xx萬元;基礎設施項目有沿線路燈盞,共投入xx萬元;沿路綁畔xx米,共投入xx萬元;河提綁畔xx米長、xx米高,共投入萬;硬化集鎮中心平米,新建文化墻xx米,共投入xx萬元;目前,入戶項目已實施完畢,并通過上級驗收。基礎設施項目正在按計劃實施當中。
四是安居樂業展新姿。按照鄉村振興治理目標,我村成立村民治保委員會、村治安巡邏隊等組織,建立綜治、信訪、維穩工作站和矛盾糾紛調解室,在村主要路段安裝實時監控探頭,特別是學校、衛生院、集鎮等重點地段,形成包人落實、包時段管理的聯動機制。扎實開展平安村創建、掃黑除惡工作,確保鄉村振興建設過程中做到關系共和、難題共解、設施共建、合作共幫,對發現的問題進行梳理分類,并召集相關人員召開會議及時解決,確保村內居民都能安居樂業。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基礎設施建設:結合鄉村振興戰略,爭取整合資金,進一步提升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村容村貌建設,集攤治理,建設小雜糧生產基地,手工粉條加工廠等。
二是集體經濟組織:對已建立的村集體經濟組織,進一步完善整合,新型經營主體場地建設、車間、辦公用房、桃花峁小米、雜糧加工等中長期產業、保證村民能穩定增收。
三是大力發展種養殖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做到可持續發展,不斷增加農民收入,以產業發展為支撐、為建設鄉風文明,人民群眾生活富裕的新農村努力奮斗。
各位領導,我們將認真學習貫徹鄉村振興建設的工作要求,努力補齊鄉村振興建設的短板,力爭在下一步鄉村振興建設中再展新作為、再開新局面,使我村成為全縣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的一個亮點。
鄉村振興交流會的發言稿 篇3
x村有村民xx戶xx人,轄xx個村民小組,現有黨員xx名。近年來,村黨支部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不斷增強政治功能,積極探索出了“支部建在產業鏈上、黨員聚在產業鏈上、農民富在產業鏈上”的黨建引領農村發展新路子,有力推動了產業強、鄉村美、農民富。
一、抓組織強功能,筑牢鄉村振興“主心骨”。農村富不富、關鍵在支部。村黨支部按照“建好一個黨組織、振興一個好產業、致富一方老百姓”的'思路,抓基本、補短板、強功能,充分發揮村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一是推動組織設置最優化。村黨支部依托“三會一課”、支部主題黨日等制度,認真學習鄉村振興戰略等中央政策精神,統一思想認識,找準發展方向。根據本村產業發展需要,及時成立政策宣傳、技術培訓、勞務輸出、信息物流4個功能黨小組,推動黨的組織覆蓋到產業發展的最前沿,把黨建引領貫穿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二是推動陣地作用最優化。針對村級活動陣地服務功能不完善、功能室作用發揮不明顯的問題,建設完善了“一站式”便民服務中心,增設了館、產業館、電子閱覽室、室內健身室和黨風廉政教育基地。特別是創辦的“村級黨校”,采取內外聯合、柔性引進辦法,吸納各級宣講團、優秀村書記、致富能人等培訓師資,打造黨員家門口的“黨性教育課堂”。三是推動資金使用最優化。積極爭取為民服務資金項目,按照“服務黨員、服務群眾、服務產業”的要求,整合各類資金,先后投入x萬元對村級功能室以及x市場進行升級改造,推動村級活動陣地和果蔬集散市場發揮好組織開展活動、產業發展輻射、新型農民培訓、便民利民等綜合性服務功能。
二、抓選育重引領,建強鄉村振興“先鋒隊”。俗話說,村看村,戶看戶,黨員看干部。我們始終扭住抓班子帶隊伍這個關鍵,示范引領,持續激發農村黨員和致富帶頭人“兩支隊伍”內生動力。一是班子成員帶頭干。村“兩委”年初確定生產目標后,每名班子成員帶頭認領,通過承包蔬菜大棚、開展技術指導、示范種植等,帶動黨員群眾動起來、干起來。按照“定崗鍛煉、動態調整、備用結合”要求,積極從本村優秀黨員、致富帶頭人、退伍軍人中篩選培養名村級后備力量,為村班子儲備“源頭活水”。二是黨員隊伍跟著干。創新開展“優秀黨員”和“致富帶頭人”評比,在全村范圍內評出優秀黨員xx名、致富帶頭人xx名,設置了“村級優秀黨員和致富帶頭人光榮榜”,用身邊典型教育引導廣大群眾,在全村形成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三是精準培訓鼓勵干。組織包括村級干部參加大專學歷教育,深化“黨校+農家課堂+實踐基地”教學模式,在村級黨校開展“定餐式”培訓,在田間地頭開展“送餐式”培訓,在黨員之間開展“互助式”培訓,著力解決村干部和致富帶頭人學歷低、“雙帶”能力不強的問題。
三、抓產業促發展,夯實鄉村振興“硬基礎”。按照“支部引領、協會運作、黨員帶頭、群眾參與”的產業發展思路,大力推行“支部+合作社”的發展模式,引導農民大力發展設施蔬菜種植和鄉村旅游業等特色產業,推動集體增收、農民致富。一是打牢產業發展基礎。先后爭取項目資金xx萬元,為設施溫棚安裝了水肥一體化設備,建成農業綜合服務有限公司和果蔬檢測中心,建設高標準育苗中心及冷鏈倉儲中心,幫助種植戶解決種苗供應不足和農產品保鮮存儲等問題。二是發揮合作社帶動作用。堅持走出去和請進來相結合,組織合作社對種植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增強種植戶發展現代農業信心。完善“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推行黨員致富帶富行動,捆綁起來抓生產、抓銷售、促增收。三是推動產業融合發展。以設施溫棚產業為依托,大力發展特色休閑旅游產業,推動產業融合發展,設計打造集休閑觀光、生態農業于一體的綜合性景區。積極協調農擔保、銀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為xx戶農民申請農擔公司貸款xx萬元,為xx戶種植戶購買蔬菜保險,為擴大產業規模、推動產業轉型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