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師大會上的講話稿
二是堅持照章辦事,做到有法必依。國家的法律法規、單位的規章制度都是十分健全的,可惜沒有得到嚴格執行和嚴格遵守。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問題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醫院今年將加大行風制度的貫徹落實力度。因此,希望各位知紀、知法的同時,一定要嚴格遵紀、守法。大家都要拿起法律武器,捍衛我們的自由之身。
三是加強監督檢查,做到渠道暢通。過去行之有效的行風反映渠道,比如行風熱線、投訴信箱、投訴電話、問卷調查、出院隨訪、行風監督員會議等,我們要進一步的清理完善,不能形同虛設,搞成“花架子”,必須充分發揮反映問題的渠道作用。同時,我們在行風巡視中,要加大抽查病歷的數量和問卷調查的數量,隨時聽取病人對醫務人員的意見建議,了解科室和醫務人員的行風情況,及時發現科室和醫務人員在行風方面的閃光點和存在的瑕疵,與科室績效考核直接掛鉤。
四是嚴明法律紀律,做到賞罰分明。執紀必嚴,違法必究。我們要加大行風問題查處的力度。對于各種渠道反映出來的行風問題,我們會分門別類,進行認真調查,區別問題的性質,做出恰如其分的處理。我們的基本想法是: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相信我們會滿腔熱情的關心醫務人員,在順境之中多給大家敲警鐘,在危難時刻毫不猶豫的拉人一把。相信我們會把握好政策尺度,幫助醫務人員拿起法律武器捍衛自己的正當權益,為大家建功立業創造盡量寬松一些的環境,也讓我們的醫務人員可以在“苦楝樹下唱點小曲”。
四、誠摯希望與良好祝愿
在起草講稿的時候,“昆哥”副院長給我推薦了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劉允怡教授的一篇文章,題目叫《從外科醫師到外科學家》。覺得很有意思。他說:“一個剛考證合格的外科醫師,他的面前有兩條路可供選擇:一條是壞的道路,一條是好的道路。如果往壞的道路走,他可以達到兩個終點。一是不良外科醫師,這些醫師以醫學知識來欺騙病人錢財,或夸大病情,從中獲利;一是低劣外科醫師,他們使用不達標或已淘汰的知識和技術治病救人。另一條道路是向好的道路,走這條道路要不斷進行終身學習和評核。最終能否成為一名合格的優秀的外科醫師,主要靠自己的天賦和個人所付出的努力。一名優秀的外科醫師如果只是會做手術,他的一生只能造福有限的病人。如果一名外科醫師通過醫學研究,找出一套新學說、新技術,就可以讓更多的病人收益。能夠稱為外科宗師,不僅要求把新學說發揚光大,成家成派,更要有高尚的人格和品德,才能令人敬佩。” 劉允怡教授這篇文章,可以說是自己從醫幾十年心得體會,相信對我們每一個醫生都有啟迪作用。在這個時候,我聯想到一位局領導給我講過的話。他說:“四醫院的醫生,給人的不應當是打大牌、喝好酒、吃不完、要不完的印象,而應該是有建樹的學者印象,是有成果的大師印象。”在這個地方,我也想給在座各位一點誠摯的希望和良好的祝愿,大家共勉:
做到三個“常”:常修為醫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
注意兩條“線”:堅守道德防線,不觸法律底線;
做一個好醫生:做一個德藝雙馨的好醫生。
在2010年醫院建國60周年文藝匯演中,三支部的韓登俊等同志表演了一個小品,叫《尋找郝醫生》,博得觀眾陣陣掌聲,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在這個地方,我也借用小品中的臺詞來結束我的講話:
在座的各位:你們都是德藝雙馨的好醫生!你們都是博學多才的學者,你們都是現在和未來的醫學大師!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