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學期開學工作會議校長講話稿
一方面要把握學科特點,優選教學方略。準確把握文理科教學的不同特點和不同要求,以探究式和實踐式教學為手段,提升學生質疑、探究和實踐能力。理科教學要注重挖掘知識生成的途徑,有效結合學生自身的基礎和生活經驗,促進知識的動態生成,要注重實驗的演示和操作,增強學生知識形成的感性認識,要進行有效的訓練和總結,促進學生對知識的遷移運用,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科知識水平。文科教學要突出大閱讀教學,把閱讀式教學作為主干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閱讀、表達和寫作能力。打破課時教學、章節教學的限制束縛。語文教學一個單元的幾篇課文可以打通教學,另外可再結合單元特點加以補充,突出文學的熏陶感染作用;英語教學要以情境教學為抓手,讓學生在情境體驗中感受提高,單元內教學注意聚集整合,突出詞匯的積累過關和課文的記憶背誦;政史地教學要將學生的知識積累和辯證思維培養緊密結合,突出知識應用能力的提高。文科教師要配合班主任認真抓好教室圖書角建設,引導學生大量閱讀,促進學生知識積累,各備課組集體備課要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基礎上,重點突破教學方法的選擇,在說課、議課、評課上下功夫,使教學更貼近學生的實際。
另一方面要注重教學積累,提升教學效率。要注重學科教學資源的積累和儲備,以骨干教師工作室為平臺,強化學科教學資源庫建設,學科教學資源庫主要包括校本教學案、教學課件、專業題庫、知識拓展等方面,各教研組要在教學過程中注意教學資源的整理收集,及時注入骨干教師工作室的電子平臺,促進教學資源學科教師的共享。每個教師也要切實加強學科知識的積累,豐富自身學養,徹底擺脫組內炒什么就吃什么的現象,而沒有自己鉆研整合的“私房菜”。今年開始,教務處、教師發展中心要組織開展老師的三個競賽:一是教學案編寫競賽,二是教學課件編寫競賽,三是編題競賽,以比賽營造氛圍,用比賽促進鉆研。
3.把牢學科教學特點,實現學科的教學相長
任何一項教學活動都集中在教與學兩方面,從教的一方面來講,要注重積累,突出鉆研;從學的一方面來講,要切準脈搏,把握學情。學科建設的終極目標要落在有效教學和高效課堂上,在學科教學上,要切實體現好三個方面:
一是以清單式教學,實現教學的目標性。
每一個學科,一個單元教學結束后,要給學生發放教學目標和任務清單,這個清單應包含基本目標、基礎知識和基本運用,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標,總結學習內容,檢測學習知識,同事還要有配套清單的單元檢測,增強學生學習目的性和目標性。
二要以研究式教學,實現教學的整合性。
學科組、備課組的校本教研活動要常態化、效能化,任何一堂課沒有經過學科組討論的不準上,各備課組在集體教研時要明確每一單元每一課時的教學目標任務,防止部分老師教學的隨意性。對教學的每一個課時,要明確三位以上的老師預備,在討論時進行優選,不斷提高教學案的整體水平。
三要以小組式教學,實現教學的互動性。
從高一開始,各班級排位置就要按學習小組來安排,利于課堂開展小組活動,利于課中課后合作討論,課堂上,要注意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過程中要促進學生小組交流,課余時要推進學生小組相互督促,形成有效的合作學習小組,促進學生相互幫助、相互提高,有的時候學生集中分組在一起用自己的一套語言系統交流討論,更有利于疑難問題的理解和解決。
(二)堅持以課堂優化推進教學提升,全力打造教學平臺。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主戰場,學生知識形成和運用主要來源于課堂,從目前課堂教學實際來看,有老師課堂目標性不強,缺乏對學生的有效指導,有老師課堂教學主體意識不強,習慣與滿堂灌,學生缺乏學習興趣,有老師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率低下,所有這些都是你的教學與同行之間的差距,最終體現在學生學科檢測的分差上。因此,每個老師都要重新審視課堂教學實踐,精心打磨課堂教學環節,在打造高效課堂、優質課堂、精品課堂上下功夫。
一要優化教學環節,堅持以學定教。
從教學的環節來講,備上批三環節科學呈現才能讓學生保持興趣,優化教學環節必須要了解學生的基礎、思維習慣和興趣愛好,三個方面緊密結合,環環相扣,才能相得益彰。備課是準備環節,上課是實踐環節,批改是指導環節,有效教學正是靠精心準備和精深鉆研實現的。備課不僅要備知識、備方法,更要備學生,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實際、有的放矢去啟發引導學生,上課不僅是傳授知識,傳授方法,更重要的是注意學生的反映,使師生在實施學習的過程中有效溝通融合,批改不僅要批過程、批結果,更要注意學生練習中體現的思維弱點,知識缺點,以便在下面的課堂中加以改進,抓好這些環節,就能有效地提升教學效率。堅持以學定教,就能提高學生的學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