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縣效能風暴行動動員大會上的講話稿
二、從維護改革發展的大局出發,高度重視當前全縣效能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
總體來看,全縣各級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的主流是好的,整體工作效能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必須清醒地看到,在推進改革發展的實踐中,仍有相當一部分問題比較突出:
一是信念不堅。一些干部不注重黨性修養,理想信念動搖,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淡薄,對信什么主義、舉什么旗臶、走什么道路認識模糊,在大是大非面前迷茫彷徨,不知所措;一些干部道德缺失,事業心和責任感不強,對歪風邪氣不僅不敢抵制,而且司空見慣,隨波逐流;一些干部精神價值取向出現偏差,對待人生、對待事業沒有激情,年紀輕的熬資歷、等提拔,年齡大的混日子、等退休,領導干部撈資本、等升遷,重個人進退得失,輕組織和人民利益謀取。
二是思想不活。一些部門和個人“不會”解放思想。平時忽視理論學習,疏于政策研究,不知道向什么方向解放思想,向什么方向轉變觀念。一些部門和個人“不愿”解放思想。思想僵化、停滯不前,缺乏開拓創新、敢闖敢試的精神,一事當前都憑老經驗、靠老辦法,總是看文件怎么寫,領導怎么講,以前怎么做,別人怎么干,被動應付,墨守陳規,自我感覺良好,驕傲自滿。一些部門和個人“不敢”解放思想。怕影響部門和個人利益,怕出亂子,怕擔責任,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缺乏爭先趕超的進取精神,安于現狀,小富即滿,發展低目標、工作低標準。
三是體制不順。一些掌握審批權的部門,管得過寬、卡得過死、程序過多,該放開的不放開,該改革的不改革,該下放的不下放,降低了行政運行效率。受現行體制制約,中央與地方、上級與下級、部門與部門、部門與鄉鎮之間條塊分割,無數個小部門形成大局,卻各自為政,不講大局。政府組織結構仍不合理,一些提供公共服務的部門或內設機構大多編制少、人員緊、任務重,而行政管理部門卻普遍機構雜、規模大、冗員多。政府、市場和社會三者間的關系沒有完全理順,致使政府直接介入微觀經濟活動,管了許多不該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情,特別是政府與企業的“父子關系”沒有完全脫離,一些擁有集體企業的鄉鎮過分干預企業生產經營,不僅影響企業發展,而且容易滋生。
四是服務不優。在法律服務上,司法機關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意識不強,對“為誰掌權、為誰用權”理解的不夠深刻,在解決影響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熱點、難點問題上,方法不多,措施不力;一些執法人員執法監管不到位,甚至不作為、亂作為,群眾反響較大。在行業服務上,一些職能部門特別是窗口單位工作效率低,服務質量差,個別還將公共職權部門化,部門權利個人化,還有個別干部素質較低,吃拿卡要的現象仍然存在,不給好處不辦事,沒有關系不辦事。在政策落實上,特別是在鄉鎮政府職能轉型的關鍵時期,個別鄉鎮領導對管理農民和服務農民的關系存在模糊認識,管理越位,服務缺位,不會和農民打交道,不會給農民搞服務,具體表現在惠農強農政策落實等一些具體工作上,要求農民做得多,政府服務做得少,造成群眾有怨言,工作難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