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產學研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這次全省產學研工作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全面總結產學研合作推動自主創新工作,安排部署和今年的技術創新任務。剛才,會議表彰了獲得以來全省產學研合作創新突出貢獻獎的企業、高校、科研單位和先進集體;為新材料深加工示范企業和新認定的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進行了授牌;部分單位就加強產學研合作做了典型發言。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單位表示熱烈祝賀!希望全省各級各部門和廣大企業認真學習他們的先進經驗,把技術創新和產學研工作做得更好。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增強新形勢下加強產學研合作推動自主創新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是黨的xx大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加強產學研合作推動自主創新是實現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的有效手段。省委、省政府歷來高度重視產學研推動自主創新能力工作,省政府成立了產學研聯合領導小組,相繼出臺了《關于加強產學研聯合創新促進工業調整振興的意見》、《關于構建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實施意見》,把加強產學研合作推動自主創新作為建設創新型省份的重要突破口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加快轉方式、調結構的一項根本措施,大力推進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積極開展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消化吸收再創新,取得了顯著成效。一是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有了新提高。期間,我省工業企業共授權專利4.8萬件,其中發明專利3889件;累計開發新技術新產品3.4萬多項,其中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和填補國內空白的2.7萬項,有5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46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二是創新平臺建設邁出新步伐。全省已建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01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615家,數量均居全國首位,建立了行業技術中心33家、重點企業技術中心147家、工業設計中心61家,65%以上的大中型企業建立了多種形式的技術研發機構。三是產學研合作取得新成效。省政府與20家國內外重點高校簽訂了全面合作協議,全省已有400多家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發中心和中試基地,建立生產力促進中心111家、科技企業孵化器57家;連續舉辦了十九屆產學研展洽會,累計簽訂的產學研合同6000多項,促使多項重大高新技術成果在我省實現了轉化,為企業解決了1100多項關鍵共性技術難題。四是人才隊伍建設取得新進展。在企業中培育了42個“泰山學者”崗位和8個山東省優秀創新團隊,建立了5個“校企合作人才定向培養示范基地”。產學研合作和技術創新對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應對百年一遇的國際金融危機中,我省企業緊緊依靠技術創新,大力開展產學研合作,優化產品結構,延伸產業鏈,積極開發適應市場需求、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大的新產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找到了新的發展空間,提高了市場占有率,在逆境中得到了新發展。實踐再一次證明,只有那些重視產學研合作推動自主創新的企業,才能在危機中立于不敗之地,才能在危機中求得生存和發展。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清醒地看到我省產學研合作推動自主創新還存在不少差距和問題,一是自主創新能力相對較弱。簡單引進依然是許多企業創新的主要形式,原始創新技術和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主導產品較少;二是科技成果轉化率低。高校和科研機構科技成果轉化率總體上達不到25%,很多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創新成果不能及時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三是高層次科技人才缺乏。全省擁有院士37人,低于江蘇、廣東、北京和上海;全省每萬人中從事科技活動人員僅為38.6人,分別是浙江、江蘇分別是1/3和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