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產學研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當前,我省工業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重要時期,工業調整振興進入最后的沖刺期,轉方式、調結構到了關鍵的攻堅期,剛剛開局、起步,加強產學研合作推動自主創新對于全面完成工業調整振興目標任務,加快推進轉方式、調結構,實現開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各級各部門和廣大企業、高校科研單位一定要深刻認識當前做好產學研合作推動自主創新的重大意義,進一步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
首先,加強產學研合作推動自主創新,是促進轉方式、調結構的必然要求。黨的xx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將科學發展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作為新時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題、主線,并要求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省委九屆十次會議在全面部署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工作時,也明確提出要強化技術創新重要舉措,深化產學研合作創新,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為轉方式、調結構提供技術支撐。這是黨中央和省委在新形勢下對產學研合作推動自主創新提出的新要求。我們只有不斷深化產學研合作,提高創新效率和效益,著力攻克制約企業和行業發展的共性、關鍵性技術難題,才能緊緊依靠科技進步,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培育新興產業,改造傳統產業,全面推進產業升級,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實現工業調整振興。
第二,加強產學研合作推動自主創新,是加快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發展的重要手段。當前,我們正處在從工業化為主導向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邁進的轉變時期,技術創新、特別是信息技術創新已成為促進傳統產業高速發展的重要支撐。XX年,我省就出臺了《關于大力發展信息化產業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意見》(魯政發〔〕85號),提出以技術創新為動力,大力發展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軟件業和信息服務業,深入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實現工業和信息化的高度融合,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就必須大力加強產學研合作推動自主創新,努力突破制約我省發展的關鍵信息技術瓶頸,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發展新興產業,壯大支柱產業,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第三,加強產學研合作推動自主創新,是實現工業“雙輪驅動”的迫切需要。實施工業發展“雙輪驅動”,一手抓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一手抓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發展,是我省深刻把握科學發展觀內涵,根據時代要求和山東實際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切實轉變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加快實現山東工業由大變強的必由之路。加快推進“雙輪驅動”,必須緊緊依靠技術創新和產學研合作創新,增強產業發展后勁,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中,要以優化結構、提高技術含量和加工深度、增強配套能力、拉長產業鏈條為重點,加強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做強做大裝備制造業,調整優化原材料產業,改造提升消費品制造業,鞏固擴大傳統產業優勢;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中,要圍繞“四新一海”重點領域以及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等產業,著力在核心關鍵技術上取得突破,扎實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成為先導性、支柱性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