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區第四屆旅游產業發展大會上的講話
當前,我區旅游業發展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與全國及省內其它地區相比,旅游經濟總量、運行質量和發展速度等方面都還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現在:一是旅游基礎設施建設仍然比較滯后,配套服務設施不夠完善;二是旅游產品和景點提升的檔次較低,體系不健全,結構單一,主要以觀光型旅游為主,基本上屬于一日游、過路游,消費拉動力不夠強,且精品、特色名牌旅游項目還不多,與我區豐富的旅游資源不相符;三是部分領導對旅游產業發展不夠重視,部分干部群眾認識的深度、配合的力度還比較弱,旅游專業人才缺乏,培養、培訓和引進方式單一;四是旅游宣傳推介力度不夠、辦法不多,市場占有份額小,認同度低;五是旅游發展體制機制不活,市場主體實力還不強,缺乏一批龍頭性、戰略性、帶動作用強的骨干旅游企業,沒有形成有影響力的旅游商品。
我區旅游資源豐富,“洞天湖地、花海鶴鄉、避暑天堂”旅游品牌初步在國內打響,自然資源、人文資源、民族民間文化資源等在世界上獨一無二,非常具有競爭力和震撼力。我們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旅游資源,著力打造旅游景點,在第七屆全省旅發大會和黨的十八大召開之前努力改善各方面的條件,提升旅游業發展水平,使人民群眾吃上“旅游飯”。國內外、省內外和我區發展旅游業嘗到甜頭的一些地方,都有深刻體會:旅游是一項富民工程,要把旅游產業發展上升到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高度來認識,作為抓經濟發展、抓脫貧致富、抓精神文明提升、抓環境改善、抓民生事業的重要載體來實施。全區各級各部門要真正把思想統一到發展上,把心思集中到發展上,把力量凝聚到發展上,切實把做大做強我區旅游經濟作為事關全局的大事抓緊抓好,努力開創旅游產業發展的新局面。
二、要以更加有力的舉措加快推進旅游基地建設
對貴州旅游發展專門強調,“貴州旅游業發展潛力很大,要大力發展生態旅游、紅色旅游”。在去年的“4.14”會議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強調,要把試驗區建設成為新型能源、特色農業和旅游基地。我們要遵照和重要指示,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圍繞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著力把我區旅游產業做大做強。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區旅游業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到2015年,旅游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接待旅游人數3000萬人次以上,其中過夜游客900萬人次以上;旅游總收入300億元以上,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分別占全省接待旅游人數和收入的13.6%,年均增長24.5%和24.6%,旅游業增加值占全區gdp的比重達8%以上,旅游經濟總量在全省排名中上水平;新增星級酒店30家以上,其中五星級酒店4家,四星級酒店10家,力爭全區星級酒店總量達到60家以上;除地區確定的20個重點景區建設之外,每年每個縣(市、區)新增景區、景點3處以上,力爭新增a級景區10處以上,確保到2015年我區有5a級景區2家,4a級景區3家,直接旅游從業人員達4萬人;力爭畢節旅游“5年走向全國、XX年走向世界”,到2020年,實現旅游大區向旅游強區轉變。全區各級各部門要緊扣目標任務,采取有力措施,扎實加快推進旅游基地建設,確保期間我區旅游業在以下幾個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