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區第四屆旅游產業發展大會上的講話
(一)旅游基礎設施建設要有實質性進展。旅游基礎設施嚴重滯后,景區可進入性和游覽舒適性差,是當前我區旅游業發展中比較突出的問題。一要加快旅游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按照“著眼十年、規劃五年、突破三年”的要求,要在加快鐵路、高速公路網絡建設的同時,著力完善景區景點連接高速公路的旅游公路網,注重抓好旅游大景區環線旅游公路建設,到2015年,實現全區所有a級景區旅游交通基本暢通,旅游標識系統基本完善,旅游廁所基本達標,景區停車場基本滿足需要。二要加快旅游景區項目建設。要抓好科學規劃,著重加強百里杜鵑景區、大織金洞景區、草海景區、索風湖景區、阿西里西景區、九洞天景區、支嘎阿魯湖景區等20個旅游景區項目建設。同時加快景區游客咨詢服務中心、購物中心、特色餐飲街、通訊等公共配套設施建設,不斷改善旅游接待條件。三要加快旅游景區標準化建設。要采取強有力的措施,進一步提高旅游景區(點)規模檔次,到2015年,形成以織金洞、百里杜鵑、九洞天、東風湖、索風湖、慕俄格古城等為核心的一批國家3a-5a級旅游景區;四要加快旅游景區品牌建設。要積極做好織金洞、百里杜鵑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地,韭菜坪景區申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工作。
(二)旅游城鎮建設要有實質性進展。專業化旅游城鎮作為旅游業發展的重要載體,既是游客集散的中心,也是為游客提供配套優質服務的中心。一要抓好特色城鎮建設。各縣(市、區)要盡快完善城鎮建設規劃,強力加快城鎮化建設進程,同時在城市建設中,無論是舊城改造,還是新區開發,都要注重植入旅游基因,賦予文化內涵,真正打造具有濃郁的黔西北民族文化和民族風情的特色旅游城鎮。二要抓好各類創建活動。積極在各縣(市、區)開展生態城市、文明城市、衛生城市、旅游城市、宜居城市創建工作,同時,通過各種精神文明建設活動的開展,不斷提升市民素質,規范市民行為,樹立干凈整潔、秩序良好的城市形象和文明禮貌、熱情友好的市民形象。三要抓好城鎮功能完善。各縣(市、區)要注重強化城鎮旅游服務功能,積極發展城市休閑娛樂業,做到旅游服務設施配套化、功能化、生態化。需要著重指出的是,當前我區星級酒店數量還不夠多,檔次還不夠高,接待能力與旅游業的快速發展需要嚴重不適應。因此,必須抓緊規劃建設一批上檔次的賓館、酒店,不斷提高旅游接待檔次和水平。四要抓好“五古”規劃建設。切實把古城、古鎮、古寨、古驛道和古建筑“五古”建設與城鎮化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堅持高起點規劃、高質量建設、高水平管理,通過財政投入、向上爭取、整合資源和市場運作、聚集民間資本等多種形式,努力拓寬投融資渠道,整合各種資源,集中力量打造一批“五古”特色旅游景點。
(三)旅游市場開拓要有實質性進展。旅游業是“眼球”經濟、“注意力”經濟,要對游客產生吸引力,僅靠“天生麗質”是不夠的,不但要精心打造旅游景點,還需要加強宣傳、加強促銷、加強對旅游市場的管理,不能“養在深閨人未識”。一是在促銷機制上,要實行政企聯手、部門聯合、區域聯盟、上下聯動,找準各自定位,形成強大合力,切實構建政府推動宣傳、企業促銷產品的良性互動格局。二是在促銷手段上,要把旅游市場開拓與經貿會展、文化交流、招商引資等有機結合起來,形成旅游產品營銷網絡,不斷拓展區內外市場。要因地制宜,注重效果,積極“走出去”,利用參加國內外會展等活動推介畢節;誠懇“請進來”,有針對性地邀請境內外旅行商、媒體記者宣傳畢節。三是在促銷市場上,要以重點區域、重點城市、重點旅行商和重點客源群體為主攻方向,創新旅游推介方式,大力提升我區旅游知名度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