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稿
官僚主義方面,在當前,其主要表現為高高在上,脫離群眾; 跑官要官,任人唯親; 急功近利,好大喜功;不負責任,不敢擔當;吃拿卡要,與民爭利;表里不一,紀律松懈;指手畫腳、不重落實;審批繁瑣、執行梗阻。
享樂主義方面,在當前,其主要表現為思想空虛,精神頹廢;庸懶松散,不思進。幻詰偬貦,弄權貪腐;計較待遇,追名逐利;玩心太重,生活腐化;自我陶醉、標桿不高;追逐名利、貪圖享受,利用職權公款吃喝玩樂,講排場、擺闊氣,任意揮霍浪費人民的財富。
奢靡之風方面,在當前,其主要表現為講究排場,鋪張浪費;大興土木,違規建設;節慶泛濫,賽事成災;違規配車,多頭占房;巧立名目,揮霍公款;燈紅酒綠,以權謀私、腐化墮落,把奢華當時尚,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四風”之害,嚴重違背黨的性質和宗旨,是當前群眾最深惡痛絕、反映最強烈的問題,是迫在眉睫、非解決不可的問題,也是損害黨群干群關系的重要根源。抓住了“四風”之害,就能抓住要害、對癥下藥;解決好“四風”之害,就能使我們黨的作風和黨群干群關系有一個大的改觀。反之,如果對其輕視小視、見怪不怪、聽之任之,讓其長期存在和蔓延擴散,必將釀成“千里長堤螞蟻群居之患”,嚴重腐蝕黨的肌體,嚴重阻礙經濟社會發展,嚴重動搖黨的執政基礎和地位。
“四風”的存在,根源在價值觀出了問題。價值觀出了問題,根源又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缺失和錯位。長期以來,我們在實際工作中更多關注經濟的發展尤其是經濟的增長,忽視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在學校教育中,由于我們長期重知識輕人品的教育,唯分數至上,唯考試至上,導致學生分數上去了,人品和道德卻下滑了。在社會當中,我們長期強調就業增長與收入,但是卻很少強調自珍、自重、自強、自愛等社會人格的教育和引導,強調物質財富的積累而忽視精神境界的提高,強調個人收入和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忽視對社會的責任對家庭和國家的責任的教育。
三、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義
前不久,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出了重要部署。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座談會上明確指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利于更好地弘揚共同理想、凝聚精神力量、建設道德風尚,使我們國家、民族、人民在思想和精神上強起來。這段話,深刻揭示了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意義。
1、歷史意義。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任務,對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正能量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黨的十八大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相契合,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人類文明優秀成果相承接,是我們黨凝聚全黨全社會價值共識作出的重要論斷,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基本遵循。面對世界范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形勢下價值觀較量的新態勢,面對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思想意識多元多樣多變的新特點,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能進一步凝聚民心、鼓舞斗志,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正能量;就能激發社會主義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的發展動力,反映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發展要求;就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引領社會全面進步,體現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就能提高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的國家競爭力,有利于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維護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就能在經濟社會發展新的起點上,進一步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2、政治意義。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不斷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必然要求,對于更好地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具有鮮明的政治意義。
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是人類社會迄今為止最先進的意識形態。它順應了時代發展的潮流,代表了人民群眾的利益和愿望,體現了黨的先進性,有效地團結引領全體社會成員在思想道德上奮發努力、共同進步。我們黨在領導革命、建設以及改革開放的長期歷史過程中,堅持用正確的意識形態整合和組織人民,使馬克思主義成為人民自覺投身歷史運動的思想武器,這一直是我們黨的重要政治與文化資源,特有的光榮傳統和政治優勢。美國學者舒曼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說到:“共產黨中國猶如一棟由不同的磚石砌成的大樓,她被糅合在一起,站立著,而把她糅合在一起的就是意識形態和組織。”意識形態的重要性過去尚且如此,如今,當“這棟由不同的磚石砌成的大樓”崛起于世界之際,我們更沒有任何理由放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這一“糅合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