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干部弘揚延安精神優秀發言稿(通用3篇)
黨員干部弘揚延安精神優秀發言稿 篇1
延安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在延安時期培養和形成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的結晶,是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和傳家寶。實事求是是延安精神的理論基礎和共產黨人世界觀的集中體現。
準確把握實事求是。注意經常不斷地解決思想路線問題,堅持實事求是,這是延安精神的精髓,也是我們黨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一、實事求是是一種科學世界觀。它要求人們,在認識和分析問題時,不能從任何主觀臆斷出發,必須從客觀存在著的實際出發。就是用無產階級的立場、觀點、方法,觀察、分析、認識問題;就是立黨為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只有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地看待歷史、現實和未來,看待中國和世界,看待全局和局部,對待集體和個人,對待成績和不足,才能真正做到實事求是。
二、實事求是是一種科學方法論。認識世界的目的是為了改造世界,毛澤東同志對“實事求是”作了一個經典性的論述,指出:“‘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系,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并且強調“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要使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中國革命的實際結合起來,是為著解決中國革命的理論問題和策略問題而去從它找立場,找觀點,找方法的。”實事求是解決的是立場、觀點、方法問題,是審視問題的角度。把根本立場、觀點、方法應用到具體事物中,轉化為具體的操作規程,要經過一系列的環節。如果無視這些中間環節,把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降低為解決具體問題的具體法則,必然導致教條主義和形而上學。“我們發揚延安精神,是為了解決現在的問題。現在的情況和延安時期的情況有很多不同了,要根據現在的‘實事’去求現在的‘是’。”
三、實事求是是人類掌握現實世界的一種科學方式。人們掌握現實世界的方式,都是以社會實踐為基礎的。實踐是聯系“實事”和“是”的橋梁。人們在實踐基礎上形成了與客觀世界的聯系,一種是人與“實事”的關系。在這種關系中,人作為主體去改造客觀世界,取得不以自身為轉移的“是”,關于“實事”的真理性認識。不這樣,人們就不能達到改造客觀世界的目的;另一種關系是“實事”對人的關系,人們根據自己對“是”的理解而取舍“實事”,力圖使“實事”服從自己,把“實事”納入自身設定的“是”的范圍使“實事”符合自身的需要,結果是人受到“實事”的改造,人變成了被改造的對象。人通過實踐以實求是,以是取實,便達到了主客體的真理和價值的統一。
四、實事求是的過程,實際上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過程。從群眾中來,是從“實事”中求“是”的過程,到群眾中去則是以從人民群眾中求到的“是”為指導,能動地改造“實事”的過程。實事求是知易行難。腐化墮落、違法亂紀者,自私自利心術不正者或者畏首畏尾瞻前顧后者,都是難以做到實事求是的。要做到實事求是,必須有一種大無畏的奉獻犧牲精神,達到無私的境界。能否做到實事求是,是衡量各級領導干部,是不是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的一種標尺。
自覺踐行“三嚴三實”。傳承好實踐好延安精神是廣大黨員干部在新時期實踐“三嚴三實”的光榮使命和神圣職責。
一、努力踐行“三嚴三實”,需要弘揚實事求是的精神,把實事求是作為一種政治信念和道德追求。人的理想信念和精神境界直接影響個人的判斷,進而影響整個社會的風氣。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道德修養的人,可以自覺抵御各種利益誘惑,正確處理個人利益和他人、集體和國家利益的關系。弘揚實事求是的精神,就是把個人發展和事業進步結合起來,把政績突出和品德高尚結合起來,把做好當前工作和追求長遠目標結合起來,以實事求是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價值追求;弘揚實事求是的精神。
二、努力踐行“三嚴三實”,需要提高實事求是的能力,把實事求是作為一種思維方式和基本素質。如果不能牢固樹立事物是不斷發展的觀點,樹立實踐第一的觀點,樹立事物發展有其內在規律的觀點,就很容易犯主觀唯心主義的錯誤。缺乏實事求是的能力和理論儲備就會重“實事”輕“求是”,就會重現象輕本質,就會重偶然輕必然從而背離實事求是。因而準確把握實事求是的深刻內涵、擁有實事求是的知識保障、掌握實事求是的本領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
三、努力踐行“三嚴三實”,需要形成實事求是的環境,把實事求是作為一種正式制度和規范要求。自律和他律從來是共同作用于主體性作用發揮的,二者缺一不可,只有把實事求是既建立在較高的主體覺悟和能力上,同時又建立在有力的外在監督保障上,實事求是才能真正實現。制度具有規范化、持續性的效果,一旦形成,就不易因為個人的因素而改變,就會促進風氣的改善。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使人們敢講、能講、愿講真話,從而引導形成實事求是的環境和氛圍,使人們自覺實事求是,從而在實踐中真正做到實事求是。
黨員干部弘揚延安精神優秀發言稿 篇2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延安精神進校園》。
根據林區教育局轉發《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廳關于開展延安精神進校園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精神,我們學校從今天起開展延安精神進校園活動。
延安是中國革命的圣地。從20xx年到20xx年,這里曾經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陜北和延安戰斗、生活、工作了13個春秋,領導全國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作出了關系中國革命前途命運的一系列重大決策,為奪取全國政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正是這波瀾壯闊的20xx年,正是延安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偉大的延安精神,這就是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我們今天的條件同延安時期相比發生了很大變化,但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延安精神都不能丟。
那么,什么是延安精神呢?延安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就是理論聯系實際、不斷開拓創新的精神。就是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延安精神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是我們民族十分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對未成年人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生動教材。我們要充分運用這一生動教材,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讓青少年學生更多地了解黨領導人民建立新中國走過的艱難歷程,了解我們黨在長期奮斗中形成的光榮傳統,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把老一輩開創的事業一代一代傳下去。在與時俱進的奮斗中,延安精神必將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化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創造美好生活的強大精神力量,鼓舞我們譜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篇章。
我們開展延安精神進校園活動,要做到:
1、“七個結合”:與黨員日常理論教育相結合;與課堂教育教學相結合;與思想品德課相結合;與形勢政策教育相結合;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與學生社會實踐相結合;與學校宣傳工作相結合。
2、要努力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充分利用教師會、班隊會、國旗下講話、校園廣播、電視網絡、文化櫥窗、墻報、黑板報等多種形式,對延安精神進行學習、宣傳,傳播延安精神,弘揚延安精神,使延安精神深入人心。
3、要樹立踐行延安精神的先進個人和先進班級,讓身邊的人說身邊的事,用身邊的事教育身邊的人,大力營造學習和踐行延安精神的濃厚氛圍,外塑形象、內聚人心。
4、要與養成教育相結合,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隨意亂扔果皮、紙屑,不隨地吐痰;保護校園的一草一木,不踐踏草坪;隨手關燈,節約每一度電;隨手關緊水龍頭,節約每一滴水。不知大家是否聽說過:播下一個動作,便收獲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便收獲一個品格。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
同學們,俗話說:“有志者,立長志;無志者,常立志”。你肯定渴望成為有志者,那就讓我們從今天開始不斷學習延安精神,與時代同行,堅決聽黨的話,跟黨走,從小樹立遠大理想和抱負,做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黨員干部弘揚延安精神優秀發言稿 篇3
如果給我一支筆,我希望它是一支古樸的毛筆,因為我是一個中國人,我要傳承中華悠久的歷史文化;如果給我一本書,我希望它鐫刻著漢字,因為我是中國人,我要記住這些方塊字的調皮可愛;如果讓我記住一種信念、一種精神,那么一定會是延安精神,因為我是中國人,因為它是由千萬中華豪杰用熱血譜寫的,因為它凝聚了一個聲音:“中華人民站起來了!”
“延安精神”是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獨立自主、實事求是、為人民服務等內容的組合。它是中共中央長征到陜北,以后遷入延安的20xx年時間里,全國各抗日根據地尤其是陜甘寧邊區的共產黨人,通過領導人民進行抗日戰爭、反摩擦斗爭、大生產運動和自身整風運動,所形成的帶有體系性的觀念和作風。就是說,它的核心和靈魂是對共產主義理想的堅貞不渝、矢志不移。生活中,許多人的一舉一動都體現著、刻畫著“延安精神”。譬如,教師……
教師,它是一個神圣的職業。因為它哺育了炎黃子孫、教育了千萬人民,她讓我們的未來充滿希望。她就像一株青青的小草,總是默默無聞的站在我們身后,支持著我們,奉獻出自己的青春,奉獻出自己的知識。
每天清晨,老師總會早早起床,趕來給我們上早讀課。她們總是空著肚子趕來,因為她擔心自己吃早餐的時間會耽誤我們學習。她抓緊著每一分、每一秒,就是為了能讓我們多學一個字、一個詞。上課時,她總會專心地給我們講課;下課時,她們在辦公室里批改我們的作業,忙得沒有時間喝口水、休息會兒;自己沒有課時,她們想辦法向其他老師借來一節課,給我們補重點……她們無私地奉獻著自己寶貴的時間,將種子灌溉,,將花朵培育。
然而,“醫生”同樣值得我們尊敬。無論是白天、夜晚,她們都得堅守在崗位上。當我們生病時,她們微微一笑,用親切的話語安撫我們,使我們的心安靜下來。當所有人都在休息時,她們或許在查房,或許在手術……辛苦極了!
歷史的篇章由古人掀開,未來的歌曲要由我們書寫。因此,我們決不能愧對那些為中國革命浴血奮戰的先烈們,更要珍惜今天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們要弘揚延安精神,并用這種精神引領我們的生活航程,奮發圖強,努力學習,為我們的明天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