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守紀三問發言稿(精選3篇)
黨員守紀三問發言稿 篇1
省發改委副主任肖安民介紹,選擇神農架作為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是省委省政府經過認真研究、綜合比選、慎重考慮作出的重大決策。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資源稟賦良好。神農架林區是中國唯一以“林區”命名的省轄行政區,自然保護區內森林覆蓋率高達96%,既是全球性生物多樣性王國,又是世界級地史變遷博物館,還是世界自然遺產提名地。在20xx年國家發改委組織的建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推薦中,神農架名列前茅。
第二,生態保護考量。神農架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同時也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和三峽庫區的綠色屏障和重要水源涵養地。在神農架開展試點,是省委省政府落實《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的具體體現,更是省委省政府確保“一江清水送北京”和三峽庫區生態安全的責任擔當。另一方面,神農架3253平方公里國土上,擁有4個“國字號”單位,交叉重疊、多頭管理的碎片化問題客觀存在。通過探索建立國家公園體制,有利于形成統一、規范、高效的管理體制和保障機制,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保護管理模式。
第三,林區自身努力。多年來,神農架林區黨委、政府勇于承擔綠色使命,積極踐行綠色責任,切實加強生態保護立法,積極探索綠色發展路徑,法治基礎良好,實踐經驗豐富,為成功躋身全國首批9家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奠定了堅實基礎。
公園如何建神農架林區區長李發平表示,試點工作將分“三步走”:一年打牢基礎,兩年完成試點,遠期全域推進。今年目標是按照有關要求,整合神農架國家公園試點區范圍內的原有保護管理機構、職責和人員,推動神農架國家公園管理體制創新;未來在試點成功基礎上,全域推進國家公園建設。
下一步將按照試點方案要求,整合神農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和大九湖國家濕地公園的自然資源,理順管理體制,并通過試點探索日常管理機制、社會發展機制、特許經營機制、社會捐贈機制四種長效機制,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在全國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中部經驗。
李發平表示,科學化管理是神農架國家公園運轉的核心,主要采取兩種模式:
一是分區管理模式。將自然保護區、國家濕地公園原有的核心區、緩沖區和實驗區,重新劃分為四個主體功能區,即嚴格保護區、生態保育區、游憩展示區、傳統利用區。
二是精細化管理模式。參照神農架的資源分布、山水格局、行政邊界等多種因素,將試點區劃分為大九湖管理區、神農頂管理區、木魚管理區、老君山管理區,設立對應的分區管理機構,推行網格化管理,并將上述4個管理區細分為17個網格,進行精細化管理。
黨員守紀三問發言稿 篇2
在xx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要“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把守紀律、講規矩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饵h章》第三十七條規定:黨的紀律是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必須遵守的行為規則,共產黨員必須自覺接受黨的紀律的約束。這條規定對黨員守紀律做出了明確的規定。而在黨的一些明文規定之外,那些黨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和工作慣例,是一種政治規矩,更需要廣大干部自覺遵守。
如果說黨員的義務是對黨員的最基本的要求,那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是黨員的底線,一些干部的腐化和墮落就是從突破這條底線,從不遵守紀律、不講規矩開始的。電影《忠誠與背叛》中的黨員范阿根背叛了黨。范阿根曾經是一名好黨員,參加過上海工人武裝起義,他的背叛起因于他把組織的工作經費拿去賭博,這是在工作中嚴重不講規矩和不守紀律的表現,最后因為賭博出賣了同志,其人叛黨就是從不遵守黨的紀律和政治規矩開始的。而在社會生活中,不守紀律不講規矩同樣貽害無窮。1937年10月在延安,一位名叫黃克功的紅軍高級將領,因戀愛問題槍殺了抗日軍政大學的一名女學員。黃克功參加過井岡山斗爭和兩萬五千里長征,但殺人償命,黃克功被判處死刑。他不滿對自己的判決,陳書毛澤東。毛澤東致信陜甘寧邊區高等法院說:“黃克功過去斗爭歷史是光榮的,今天處以極刑,我及黨中央的同志都是為之惋惜的。但他犯了不容赦免的大罪,以一個共產黨員、紅軍干部而有如此卑鄙的,殘忍的,失掉黨的立場的,失掉革命立場的,失掉人的立場的行為,如為赦免,便無以教育黨,無以教育紅軍,無以教育革命者,并無以教育普通的人”。一個共產黨員,在社會生活中如此不守規矩,黨性何在?這兩個人的墮落的起因是黨性意識的完全喪失,而黨性意識的喪失,首先是從不守紀律和不講規矩開始的。
共產黨員必須守紀律講規矩,守紀律講規矩是黨性的一種體現。經常聽到有人說,共產黨員也是人,人性是有弱點的。隱含之意就是偶然的違凡紀律和規矩也是難免的,這種把人性與黨性對立起來本身就是偽命題,是一種非常錯誤的觀點。陳毅元帥曾經寫過一首詩叫《手莫伸》。他詩中沒有任何豪言壯語,他承認自己是凡人,凡人有的種種弱點他都有,詩中寫道:“豈不愛權位,權位高高聳山岳。豈不愛粉黛,愛河飲盡猶譏渴。豈不愛推戴,頌歌盈耳神仙樂。”他不否認權力、地位、贊頌都有誘惑力,但他的結論也絕不含糊,那就是“若無人民豈能活,來自人民莫做惡”。話好說的非常好,非常實在。是的,人性是有弱點,金錢、權力、地位都有誘惑力,但是我們作為黨員除了有人性外,還有黨性,基于黨性,黨員就決不能作危害人民的事情。黃克功這些人的行為,即使從一個常人的角度來看,也是極不道德的,在社會生活中是不符合任何規矩的,就如毛澤東同志所說的是失掉人的立場的行為,沒有了人的立場,何談人性?況且你不是
常人,你是站在黨旗下宣了誓的黨員,從黨員的角度來看,這種時候你的紀律意識到哪里了?如果有點規矩意識、想到黨的紀律,也不會做出如此害人害己的卑劣行為。當然黨性更講人性,黨的最終目標就是實現共產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是人的自由全面的發展社會,這也是黨的終極目標。黨的強調“促進社會和諧,繼續改善人民生活、增進人民福祉”,這是最符合人性的時代要求。《黨章》第二條規定,“除了法律和政策規定范圍內的個人利益和工作職權以外,所有共產黨員都不得謀求任何私利和特
權”。我們承認黨員個人正當利益,但不能謀取法律和政策規定以外的任何私利和特權。而要做到這一點,必須以紀律和規矩來保證。
黨員必須要有黨性意識,牢固樹立黨性意識首先要有紀律意識和規矩意識。如何遵守黨的紀律?遵守黨的紀律就首先得遵守單位的紀律,工作方面的紀律,比如說單位的作息紀律、認真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遵守黨的紀律必須遵守上級黨組織的紀律,比如支部、總支的一些要求、市委制定的紀律、廉潔方面的紀律。至于中央出臺的八項規定乃至黨紀國法,更要遵守。當然既然是紀律,自然有他的強制性,違反了就一定要受到懲罰。作為黨員我們應該自覺遵守,這一點很重要,否則連遵守紀律都不積極,就談不上先鋒模范作用。黨章第三十七條規定共產黨員必須自覺接受黨的紀律的約束,在這里強調了一個自覺的問題,這就涉及到黨員的思想覺悟的問題,也是一個黨員黨性強不強的表象。時刻保持紀律意識和規矩意識,黨性就有了保證。反過來,時刻保持黨性意識,守紀律、講規矩并不難做到。
黨員守紀三問發言稿 篇3
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的這一宗旨,鮮明地昭示了黨是代表全國各族人民利益的。
黨的根本宗旨貫穿于黨的一切活動中,主要體現在制定和執行黨的綱領、路線和方針政策上。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推翻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國,我們黨就提出了符合全國各族人民意志和要求的民主革命的綱領和路線。新中國成立后,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建設一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國家。我們黨根據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在建國初期及時提出了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完成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黨的八大制定了全面開展社會主義建設的正確綱領,提出了集中力量發展生產力,實現國家工業化的任務。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把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在鄧小平理論的指引下,形成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作出了我國經濟建設分“三步走”的戰略部署。到21世紀中葉建國一百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然后在這個基礎上繼續前進。所有這些,都是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中體現。
黨的根本宗旨也體現在我們黨在自己的工作中要始終堅持群眾路線。群眾路線是黨的根本工作路線。黨的綱領、路線、方針和政策,都是黨運用“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的工作方法,經過廣泛地反復地征求和聽取各方面群眾的意見制定出來的,因而它能夠代表廣大群眾的利益。同時,黨又運用群眾路線的工作方法,把黨的正確主張貫徹到群眾中去。通過黨的組織工作、宣傳工作,通過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使廣大人民群眾充分認識到自己的利益,并且組織起來,自覺地為實現這些利益而奮斗。
黨的根本宗旨還體現在黨對每一個黨員的要求上。黨章規定,共產黨員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員的個人利益要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除了法律和政策規定范圍內的個人利益和職權以外,所有共產黨員都不得謀求任何私利和特權。黨章還規定,黨員要密切聯系群眾,維護群眾的正當利益。黨要求黨員和黨員干部,要正確使用手中的權力,人民給的權力要為人民謀利益,要廉潔奉公,絕不能以權謀私,假公濟私;要通過多種渠道,認真傾聽群眾的呼聲,例如通過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政治協商會議以及黨員聯系戶、黨員責任區等形式,及時了解群眾的愿望和要求,千方百計地解決群眾提出的問題;要切實關心群眾的疾苦,在農村要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熱心幫助困難戶發展生產,尋找致富門路,盡快幫助他們脫貧致富;在群眾有危難的時候,要同群眾同甘共苦,敢于挺身而出,為群眾排憂解難,堅決維護群眾的切身利益;等等。絕大多數黨員都能夠認真這樣去做,使群眾從黨員身上感受到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