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政建黨演講稿
成績、榮譽和掌聲是在省局、市局正確領導、支持下的結果,是郵政干部職工六年來共同拼搏換來的結果。做為我本人,在與大家共享收獲和喜悅的同時,也時時在回味、琢磨當地一些干部和職工給我的另一個“褒獎”:太“摳門”的人、“六親不認”的人、“窮大方”的人。并美其名為新“三種人”。我思忖良久,坦然笑之,為了郵政的今天、明天,為了我辦公室墻上懸掛的鮮艷的黨旗,我甘愿當上這個“三種人”,并樂意永遠當下去,別人叫的越響越好!
為了企業而“摳門”
我不否認,我這個人是有點摳門。我從小生在農村,家里兄弟姐妹多,比較窮,從小就養成了節儉的習慣。在我參加郵政工作、甚至當上局長后,節儉的習慣也一直不敢丟掉。如果沒有共產黨,別說我們家能有人當局長,就是能端上個公家的飯碗也不敢想的。所以我從內心里感謝我們黨,感謝郵政企業,同時我也要求自己,在任何時候就不要忘卻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自己就是代表黨員先進性的一根標桿。
俗話說,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在xx局干部職工眼里,我對錢是摳得緊了一些,特別是分營初那一、二年貧困緊張的日子里,真是恨不得把一分錢掰成兩半兒花。分營之初,我就在全局大會上提出了“勤政跟我干,廉潔向我看”的口號,要求大家“勒緊褲腰帶,拼搏三四年”。我帶領局班子成員,連續熬三個通宵,建立健全了《班子廉政建設制度》、《財務管理制度》、《來賓接待制度》和《用車派單制度》。在來賓招待上,規定了上級來客一般不住高檔賓館,一律在普通餐館用餐。專業實行對口接待,嚴禁一客多陪。市局領導檢查工作,基本上也是在小餐館吃工作餐。六年下來,僅招待費一項就節約幾十萬元。
在車輛使用上,嚴格實行派車單制度。下鄉鎮支局檢查工作,一律坐班車。急需時也盡可能一車多用,集中一趟辦理。這一規定出臺后,派車次數由過去平均每周7次減少到2次,每年節省開支幾萬元。局領導班子嚴格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決不搞特殊化。我個人家住縣城,往往習慣于上下班走路回家,從不坐車,五里多的路程,對身體也是一個鍛煉。有人問我說:“你有車咋不享受哩?”我笑著說:“每天走一走,能活九十九哪。”我到支局檢查工作時,一般情況下喜歡騎上自行車,既隨意又能走走看看。我是軍人出身,平時喜歡簡單,檢查完工作,在支局長家下碗面條一吃了事。我不喜歡鋪張,不喜歡刻意復雜,連我的辦公室也是最簡單化了。分營時留下的一張辦公桌,一擺就是四年多,曾被市局一位副局長稱之為全市縣局長中之最小的辦公桌了,此外就是普通的木椅、木沙發,屋里沒有進行過任何裝飾……曾有一位鄉聯社的主任當面挖苦我說:“你堂堂一個縣局長,辦公條件太寒磣人了,連俺這基層小官還不如哩”。我聽了,只是淡淡一笑,你闊你的,我窮我的。我總感覺到,企業就如家一樣,富有富的活法,窮有窮的算計,十幾元的發票,百十元的搬運費,幾百元的地方征收款等,能省就省,該減就減。在財務支出方面,大項開支集體研究,未經主要領導批準,任何人不得隨意借支公款。每張報銷的發票,必須經過經辦人、股長、主管副局長和我四個人簽字才能生效,這樣就有效堵住了亂借支、亂開支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