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當好村支書演講稿
方案一:在原來的盤山公路的基礎上拓寬道路,這樣不需要占用新的土地,但由于地形地貌的問題技術難度較大,修路的預期效果不會達到最好。
方案二:重新改道,修一條新的公路,主路不經過原來的盤山公路,這樣就能建一條路面比較寬、相對原來的盤山公路坡度較小的公路,但是修新路最大的困難在于要占用一部分農戶的耕地,當時的巖博村條件很困難,拿不出那么多錢補償村民被占用的土地。
我本人比較贊同方案二,即重新改道。但是,我意識到不能搞一言堂,不能搞家長做派,自己說了算,否則不但會影響班子隊伍的團結,更會對修路工作帶來消極影響。為了解決村支兩委的分歧,確定最終方案。我多次和村支兩委討論,分析兩種方案的優劣,同時積極和群眾溝通,深入細致地做群眾思想工作,把道理講清楚,利弊分析明白后,通過召開村支兩委會議,村支兩委班子舉手表決,最后,多數人同意重新改道。方案確定后,大家就征地的問題集體討論,當時的土地政策是根據每家每戶的實際情況都能分到一定的土地,但非農戶口的土地是可以無償收回的,巖博村外出工作的人員較多,村支兩委本著顧全大局的思路去做外出工作這些人員的工作。我們采取“以地換地”的方法,對修路中被占用的這部分土地中,如果是農戶的耕地,我們就會協調他們與外出工作這部分人家的土地進行置換,在做本村外出工作這部分村民的思想工作時他們都很能理解我們的工作,修路是為了更好的發展巖博村的發展,經濟發展好了,所有的村民最直接的受益者,就這樣,征地這件事我們花了很小的代價就處理完畢。
三是要穩得住班子成員。俗話說,穩定壓倒一切。村支兩委班子作為村級領導核心,內部的穩定尤為重要,只有想方設法穩得住班子成員,班子成員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才能全心全意帶領群眾謀發展。班子不穩則會軍心大亂、萎靡不振、缺乏激情、無心工作。
案例分享:XX年我剛上任的時候,村干部工資收入非常微薄,每人每月只有60元,很難維持一家人的正常開銷,當時的文書就是因為生活困難離開了崗位去做生意。這件事對我的觸動很大,給我敲了一個很大的警鐘:沒有一個穩定的班子,就很難形成一支有戰斗力、有凝聚力、有創造力的基層堡壘,帶動全村發展只能是紙上談兵。我腦子里最先想到的問題就是如何提高村干部的收入,解決村干部生活困難,從而激發班子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增強班子戰斗力和凝聚力。結合村情,我就帶領村委的同志到富源的三角樹矸石磚廠考察,矸石造磚這個項目很適合本土的資源再利用,巖博村有三家年產量超過20萬噸的煤礦企業,矸石作為煤炭產品的廢棄物,有一定的再利用價值,是一個變廢為寶的項目。考察結束后我們立即著手開辦巖博村的矸石磚廠,所有村干部自籌資金入股,磚廠運轉后效益良好,當年每個村干部的年收入就達到3萬元。村干部收入增長后,人心逐漸穩定,成為了脫產干部,大家集中精力投入到工作中來。
四是加大后備干部的建設力度。后備干部力量是保持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重要力量,只有加強后備干部的培養,才能為今后的發展注入活力和后勁。那么,怎樣做好后備干部的培養建設力度呢?我認為:一是要認真開展雙學雙培活動。即在村基層黨組織中深入開展以“學理論、學知識,把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干部、把黨員干部培養成致富帶頭人,黨員干部帶頭致富、帶領群眾致富”為主要內容的“雙學雙培雙帶”活動。二是要選舉培養對象。堅持把政治思想好,辦事公道,有文化,懂經營,善管理,致富、帶富能力強作為選拔標準,把群眾公認作為選拔的基本原則,充分發揚民主,面向退伍軍人、回鄉大中專青年、外出務工回鄉青年、致富能手、優秀組干部中選人,真正把各方面優秀青年不斷充實到村級后備干部隊伍中來,進一步優化村級后備干部隊伍結構。三是強化培養機制。要統一思想,深化認識,建立層級責任制度,村支書作為培養村級后備干部的第一責任人,把培養工作成效作為黨支部和村支書個人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兩委”成員要根據培養方向和職責分工,開展結對幫帶,定期總結匯報后備干部的工作表現及成長情況。對后備干部要早交任務、壓重擔子。對于重點培養的后備干部,要讓其列席“兩委”會議,要敢于“放權”,善于“放權”,分擔一定的領導工作任務。同時,要讓后備干部直接與群眾打交道,提高處理復雜問題和化解矛盾的能力。通過創新方式、創新載體,加大對農村后備干部的鍛煉力度,使其加快成長,早日成才。四是加大培養力度。要堅持選備結合、科學使用的原則,抓住村級換屆選舉的有利時機,對經過培養、條件成熟的優秀后備干部,要創造條件、大膽推薦和引導、依照章程和法定程序讓優秀后備干部當選為“兩委”班子成員。對素質較好、潛力較大的,要大膽提拔使用,讓一批優秀的農村后備干部脫穎而出,為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