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國旅游管理人才培養問題探討
(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加強教師隊伍的培訓,才是提升整體培訓實力的出發點。因此,機構應該讓教師深入旅游產業一線,尤其是要積極地尋求戰略合作伙伴,與知名的大型旅游服務企業合作,這樣形成一個完成的產學鏈條。同時,也可以從企業聘請高級管理人才任教,不能拘泥于體制等因素。要積極鼓勵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師繼續學習,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提升理論水平,可以通過集中培訓,繼續教育,學習進修、留學深造、外出考察等等多種渠道與形式的培訓方式,進一步提升教師隊伍的綜合實力。只有理論與實踐完備的教師隊伍,才能夠培養出高素質的旅游管理人才。
(三)合理設置旅游管理課程。旅游管理是一項集實踐性,應用性與可操作性于一身的專業。沒有實踐也就沒有理論,新的實踐會產生新的理論。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而言,一種理論的誕生就意味著它開始過時了。目前,我國的旅游管理人才培訓機構在旅游課程的設置上,不僅強調了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的有機結合,同時也把理論知識與實踐有機地結合在了一起,并且突出了實踐知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隨著市場的變化,旅游管理課程的設置已經無法適應我國當前旅游行業發展的新需求。同時,從我國旅游行業的實際情況來看,旅游管理人才集中在酒店業、而在景區以及旅行社或是其他旅游企業中的則相對較少。這對于綜合性、復雜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較強的旅游產業而言是極為狹窄的。因此,在課程的設置上我們必須考慮到市場的要求,企業的要求,課程的設置必須是多元化,復合型的,我們不是為了整個行業中的某個工種在培訓人才,而是要在更為宏觀的高度,為整個行業的發展提供人才。這是課程設置的出發點,也是最終的目的。
四、總結
我國的旅游業正在呈高速發展的態勢,旅游管理人才將出現明顯的缺口,如果不能夠盡快地改變這種落后的教育模式,那么必將對整個行業的發展造成明顯的影響與制約。隨著全球化的日益加深,旅游業必將成為二十一世紀最為重要的產業,直接關系到國民生產總值的高低。因此,旅游管理人才對于國家的經濟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所以,我們必須就這個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引起高度的關注。
上文即是我國旅游管理人才培養問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