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色素膜炎并發白內障的手術治療體會范文
色素膜炎性反應,引起瞳孔變形、粘連、晶狀體懸韌帶不健康等,均使手術難度增加,并影響術后視功能改善[5-8]。現將西安市第四醫院(以下簡稱“我院”)手術治療的色素膜炎并發白內障患者手術操作及術后效果進行歸納總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3~9月在我院手術治療的色素膜炎并發性白內障患者45例(52眼),其中男21例,女24例,年齡27~65歲。入選標準:①陳舊性色素膜炎患者,無活動性病變表現;②瞳孔直徑小于4 mm,且散瞳藥物無法散大;③所有患者瞳孔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后粘連,甚至瞳孔閉鎖及膜閉;④白內障核硬度ⅱ~ⅳ級;⑤b超檢查均無視網膜脫離改變。排除標準:①活動期色素膜炎患者;②眼底檢查有視網膜脫離者;③全身情況不能耐受手術的患者。術前所有患者均接受詳細的眼科檢查,包括視力、眼壓、裂隙燈顯微鏡檢查、散瞳眼底檢查、角膜內皮計數檢查、眼前節照相、眼部b超、人工晶體度數測量。
1.2 方法
1.2.1 術前處理 術前3 d給予抗生素滴眼液滴眼,術前1 d及手術當天生理鹽水沖洗結膜囊、沖洗淚道。術前30 min復方托品酰胺滴眼液散瞳。
1.2.2 手術方法 愛爾卡因表面麻醉,稀釋妥布霉素液沖洗結膜囊。10∶00位透明角膜隧道式切口,2∶00位輔助切口。使用鈍性分離、囊膜剪環形剪除、虹膜放射狀剪開、植入瞳孔擴張器等方法,去除瞳孔粘連,擴大瞳孔。連續環形撕囊,超聲乳化吸除晶狀體核,注吸殘余晶狀體皮質。前房內注入黏彈劑,然后將后房型人工晶狀體植入囊袋內,吸除黏彈劑,切口無需縫合。 1.2.3 術后 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藥水、普拉洛芬眼藥水點術眼。復方托品酰胺眼藥水點眼活動瞳孔。術后眼前節炎性反應重者,半球后注射地塞米松2.5 mg。
1.2.4 隨訪 所有患者隨訪3個月,隨訪項目包括視力、眼壓、裂隙燈檢查、眼底檢查。
2 結果
2.1 視力情況
所有患者術前視力為光感~0.1,術后3個月視力均較術前不同程度提高
2.2 術后眼部觀察
2.2.1 瞳孔形態 所有患者人工晶體均正位,瞳孔均較術前擴大,其中46眼(88%)瞳孔為圓形或近圓形(圖1),6眼(12%)瞳孔形狀不規則。
2.2.2 前房反應 3例患者術后出現前房炎性反應,瞳孔區滲出,給予半球后注射地塞米松2.5 mg及滴眼液治療后均治愈。
2.2.3 角膜水腫及眼壓 術后1 d角膜水腫者2例,其中1例患者核硬度ⅳ級,術中使用超聲能量大,手術時間偏長;另外1例患者術后高眼壓,造成角膜水腫;術后給予降眼壓及高滲眼藥水治療2 d,角膜水腫明顯減輕,術后1周復查時角膜恢復正常透明狀態。眼壓升高者11例,眼壓28~45 mmhg(1 mmhg=0.133 kpa),給予穿刺放液、甘露醇注射液靜滴、降眼壓滴眼液等藥物治療,患者出院時眼壓均達到正常。
2.3 術中并發癥
術中剪除虹膜組織時發生少量出血2例,晶狀體后囊破裂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