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論文ppt:微電影的發展態勢
論文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較注意探索的問題的基礎上,寫論文主要是反映學生對問題的思考, 詳細內容請看下文畢業論文ppt。
微博、微訪談、微電影等碎片化的文本形態,顛覆傳統邏輯和敘述,以春風化雨、無處不在的力量擠進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角落,帶領人們進入微時代。其中微電影以短小精悍的形式、以小見大的內涵爆發出強大的力量,成為各個視頻網站的拳頭產品。微電影停止探索的步伐,擁有良好的發展態勢市場,但作為一種新的傳播媒介,需承擔教育責任、道德責任和公益責任,才能實現微電影行業的繁榮發展。
一、微電影的發展態勢
隨著互聯網和新型數字媒體的發展,微電影被廣泛提及;普通民眾拍攝的網絡視頻是其早期的發展形態;專業視頻網站的發展是其壯大的標志,且參與人群涉及青年導演、在校學生以及影視界知名導演和演員。
1、草根原創網絡視頻
追根溯源微電影的發展雛形是一些超級影迷的“試驗性“小品”,一個酷愛網絡的年輕人大衛・阿貝爾是較早參與網絡電影試驗的年輕人之一,他以自己的家庭作為背景,請自己的家人出演,拍攝了一段小電影,并將影片傳播到網上供人們觀看,大衛的電影獲得了網民們的點擊和鼓勵。[1]國內微電影的發端則是2017年紅遍網絡的惡搞短片《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隨之而來的《后舍男孩系列mv》、《春運王國》等網民原創搞笑視頻充斥著網絡世界。影視愛好者拍攝的草根版《集結號》在網上熱播;2017年5月筷子兄弟音樂電影《男藝妓回憶錄》亮相網絡,生動搞笑的內容廣受好評。這些網絡視頻不帶有商業成分,大多是網友一時興起,影響較大但時效性短,而且由于涉嫌盜版和剽竊創意,頻遭抨擊。這些網絡視頻積蓄著一些草根原創力量,是微電影形成初期的一個支流。
另外一些作品出自相對專業背景的年輕導演或在校學生,是微電影形成初期重要的支流。2017年,優酷網推出11度青春系列微視頻《老男孩》上線半月點擊率飆升至1300萬,其片尾曲沖擊著70后、80后的懷舊情懷,受到無數網民的青睞。從導演到制作只是畢業作品的水準,但是它是許多年輕人試水電影的準備階段。同類作品還有基于真實故事改編的伍仕賢的《車四十四》,寧浩早期的《星期四,星期三》,謝文君的處女作《阿星來了》、《相送愛》,都引起受眾的諸多共鳴。這些作品制作成本極低,基本不帶商業性質,但制作精良、含義深刻。
微電影不僅鋪設了一條年輕導演試水商業電影的緩沖地帶,而且象征一種更為自由的創作空間和理念。微電影賦予個人話語權,成為情感宣泄和人性釋放的突破口,成為自娛自樂的新途徑,象征了草根階層所代表的草根文化、民間文化和自由精神的解放與狂歡。
2、廣告效應資金融入
微電影從創作之初便開創了一種新的廣告模式,在創意故事中巧妙融合品牌、產品訴求,改變了以往影視作品植入式廣告的痕跡感,達到廣告產品和品牌的宣傳效果最優化。
2017年,凱迪拉克重磅推出《一觸即發》,被譽為“第一部大制作的網絡微電影,堪稱‘微時代’的里程碑”;它將商業廣告和微電影形式進行了巧妙的融合,被媒體和業內人士稱為“不是廣告的廣告”。早在2017年寶馬便有了微電影嘗試,北美公司邀請了最具國際影響力的8位導演拍攝系列電影廣告《the hire》,分為兩個季度在專門的網站上播出,為后來的微電影創作者所膜拜。在網絡上,由廣告公司制作的、有片段式情節、適合網上傳播的視頻作品不乏其數,這些作品廣告植入適當,流傳較廣,是構成微電影形成的另一個支流。
微電影通過創造故事場景、設計人物,賦予產品故事性,利用各種電影元素豐富廣告內容,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強化消費者的認知度和認同感。從遺忘與記憶原理得知,有故事情節的廣告更易被人們牢記,“首先一個原則是有意義的比無意義的事物更容易保持記憶,正如小說比散文容易讓人記憶深刻一樣。”[2]如七喜“穿越”系列的微電影雜糅穿越、動畫、小月月等時下網絡最新元素,情節極其夸張,作品在發布當天轉發量過數十萬。益達木糖醇“酸甜苦辣”微電影,通過引人入勝的故事,以植入廣告的方式讓品牌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宣傳。微電影的廣告效應吸引更多的資本加盟,這是推動微電影發展的重要力量。
從早期的電影短片到如今廣告微電影,微電影經歷了本質性的揚棄。如今微電影多多少少帶有廣告的元素,一方面實現了融資的目的,另一方面開辟了一種新的廣告模式。
3、輻射眾多 應用廣泛
微電影至今沒有統一的概念界定,但并沒有阻止探索的步伐,其輻射范圍廣泛,涉足多個領域,包括視頻網站、影視以及網絡游戲行業。微電影制造了一個時代的集體圍觀,成為各行業進行品牌推廣與活動營銷的拳頭產品。
(1)網站品牌宣傳
自《老男孩》引發網絡熱潮后,各大視頻網站紛紛搶占微電影市場。網絡營銷的效果被越來越多的廣告主接受,微電影的流行使視頻網站如雨后春筍,一大批視頻網站與品牌合作,推出各自的微電影。
據有關調查顯示,一部成功的商業型微電影在視頻網站播放,其網站從每部微電影中的獲利在20%――30%,這個收益率幾乎與上市影視公司的電視劇、電影的投資回報率不相上下。[3] 目前國內的六大視頻網站都推出了自己的原創網絡視頻拍攝計劃。2017年,優酷網與東樂影音、飛利浦合作推出“幸福59厘米”系列微電影;中影集團和土豆網聯合主辦“2017 土豆映像節”展映優秀的網絡電影作品;天娛傳媒、湖南衛視與騰訊視頻聯合出品“2017快樂女聲,青春態度微電影”。近日,華盛影視致力打造微電影產業鏈,創建影視原創者平臺美我網,旨在與原創文學的合作,以全開放、共參與的方式讓暢銷作家、原創作者參與微電影創作。
2017年土豆網重磅推出都市溫情微電影《漂》,是四百年老字號的藥業品牌的馬應龍與土豆網在微電影營銷方式上的一次全新嘗試,是兩家企業在2017全年傳播合作中的點睛之筆。影片以“總有一種感動,在你未曾留意的地方”點題,傳遞了馬應龍“細微之處,無限關愛”的品牌理念。土豆網倡導的“視頻娛樂營銷”為馬應龍提供了良好的網絡宣傳,馬應龍借助土豆網傳播平臺,加強了與年輕消費群體的溝通,達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
這些網站與品牌合作的成功案例表明,精良的內容是良好傳播的前提,視頻網站原創內容實現了人與內容、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實現了良好的品牌宣傳效應。
(2)影視節目宣傳
微電影靈活、創新、貼近消費者的制作,受到越來越多受眾的喜愛,同時為廣告商帶來豐厚的回報,因此帶有廣告血統的微電影不僅與品牌產品相結合,更是將觸角深入影視劇及綜藝節目的宣傳中。
楊冪飾演的《魔咒》在2分鐘的時間內主打懸疑色彩,以節奏吸引人,反復出現紅色的網易“幽靈”吉祥玩偶與片尾字幕“關注楊冪恐怖懸疑片《孤島驚魂》”暗示此片為電影新作的預告版。同樣類型的有為《將愛》造勢的《同學聚會》,李冰冰為《雪花秘扇》拍攝的《閨蜜》,為《飛越老人院》預熱的《老人愿》,為電影《非誠勿擾2》預熱的《轉機》等等。微電影《約會之夜》為綜藝節目《非誠勿擾》宣傳造勢。該片通過對亮燈環節設置的噱頭,是觀眾“關注網易娛樂,關注孟非樂嘉江蘇衛視《非誠勿擾》延續亮燈滅燈的游戲”,為《非誠勿擾》的這一環節起到良好的宣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