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畢業論文模板:校園網絡文化誤區
第一、校園網絡文化借助網線的作用,使校園文化信息與社會文化信息之間的交流空前頻繁。一方面,校外網民可以借助網線登陸校園網,除獲得招生、招聘、專業設置等等各方面的信息之外,還可以參與校園網bbs的文化討論與交流,參與聊天等活動。另一方面,校內師生也可以通過校內服務器等手段登陸校外網站,從事下載、查找、遠距離的文化共享活動。
第二、校園網絡文化實現了傳統校園文化的延伸和發展。隨著網絡化程度的加深,涉及校園文化的方方面面,例如教師、學生、學習、休閑、文藝、體育、情感等按照原有標準的具體的各種各樣校園文化形態都迅速地被一(e)網打盡。校園網絡文化已經充斥到校園文化的每一個角落,校園文化在這里有了新的嬗變。具體體現在:
1、校園網絡文化通過校園網實現了對校園文化的虛擬化,實現了學校自身建設和發展、師生學習、工作和生活狀況的再現。在網絡生存狀態下,由于身份的虛擬化,導致“在因特網上,沒有人知道你是條狗”,這使人們可以在網絡中實現身份的平等,現實中身份的貴賤以及男女之異老少之別在網絡中得以平面化,這為校園文化實現自由民主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天然的屏障,這種屏障就是平等開放的橫向交流關系。
2、校園網的特有的交互性、開放性、包容性等特征決定了校園網絡文化是一個多層次、多形式、多方向的復合文化。校園網絡文化由此實現了精英型的校園文化向大眾型的校園文化的轉變。校園網能夠最大限度的滿足廣大網“蟲”的價值選擇和心理需求,一方面,它能夠使校園人的自主選擇的活動空間和范圍大大拓展,例如參與校園網的網頁制作、版面討論等等;另一方面,它也使校外網民能夠及時迅速的得到校園文化信息,同時能夠平等民主的分享校園文化的繁榮,并且積極參與校園文化的創造和發展。這種由校園人之外的人員直接參與校園文化活動并且對校園文化起重要作用的現象在傳統校園狀態下是很難想象的。
3、校園網絡文化是由高校文化衍生的一種新型文化,對社會文化的進步能夠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這種作用是通過校園網絡文化向外釋放向外輸出,特別是通過在校園網絡的環境下培養的校園網絡人對社會文化的積極參與和影響來實現的。校園網絡文化之所以能實現這種功能,首先,校園網絡文化從屬于校園文化,這是一種面向未來的文化,教育的從屬性特征和面向未來的要求,規定了校園文化必須超前性發展,成為推動社會文化不斷進步的動力。有學者指出,“社會文化本身由于其經驗型的自我發展模型而缺乏足夠的理性思考,這就使社會文化中往往夾帶著許多非理性因素,其發展也常常要借助一定的代價而實現其自我矯正,發展過程常常呈現出鐘擺、動蕩現象。” 大學校園擁有當代社會最卓越的精英人才,擁有體現人類文明進步的價值觀念、社會原則和進行各種學術研究的傳統和條件,對社會主流思想和觀念以及對社會體制社會決策能夠予以準確公正的評判,對社會愚昧落后保守的現象能夠進行深刻的批判。并且,大學繼承其文化傳統,以追求知識創新和學術至上為目標,這種校園文化的結果是不僅使校園文化適應社會的發展,還要求校園文化對社會文化進行理性批判和吸收,同時要求校園文化能夠成為社會文化的理性發展的原動力。現在,作為校園文化的具體文化形態,校園網絡文化對社會文化的促進作用更加明顯,更為快捷。現在只要你隨便點擊一下各個高校的網頁,你就能夠讀到許許多多有關對社會各種丑惡現象、腐敗現象、愚昧現象各種抨擊和批判,也可以讀到對各種新型文化的評論。其次,作為文化輸出個體---大學畢業生,在大學校園,經歷了校園網絡文化的熏陶,校園網絡文化已經內化為其價值觀念、人格特征,在其服務與社會的較長的時期內,大學文化時時影響著他們的思想和行為,影響其人生道路。文化輸出個體是
三、目前校園網絡文化存在的種種誤區
就目前而言,校園網絡文化還遠遠不是一種成熟的文化。因而,它出現種種缺陷在所難免。由于校園網絡文化兼備傳統校園文化與當今網絡文化的雙重特質,因而它在發展中吸取上述兩種母文化的優點的同時也繼承了兩者的缺點。這里我們強調的是:傳統文化的保守性特征和當今網絡文化的不成熟特質是目前校園網絡文化誤入歧途的主要原因。概而言之,校園網絡文化目前存在的誤區主要有:
第一、器物層面上的唯技術主義、工具主義。海德格爾曾經對現代社會存在的唯技術主義的現象作過深刻的批判,他指出:“技術是西方歷史上的決定性的命運,它在現時代的至上的能力和虛無主義的發展將執拗于存在的遺忘中的形而上學推向了頂點。因而技術構成了我們時代的最高危險。”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更新發展使人們前所未有的享受到技術給人們生活和發展帶來的最大利益,同時它也使人們沉湎于物欲的滿足。追求物質財富、追求金錢成為衡量人的發展的唯一目的。技術的肆無忌憚的擴張導致的“技術統治一切”的局面使技術與人之間關系的手段與目的的倒置,使技術成為一種外在于人的異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