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算化會計系統內部控制電算范文
原手工操作下不宜合并的崗位,采用電算化后可以合并,會計人員大大減少,致使這些原則的重要程度下降。再加上安全意識淡漠,對實行電算化后新的組織機構和崗位之間的相互制約、相互監督和相互控制機制不夠重視,“一身多職,越俎代包”現象嚴重,這使得計算機舞弊現象時有發生。
原始憑證數字化,易于偽造
在手工會計環境下,企業發生的經濟業務均用紙張記錄,這些數據如果被修改,很容易辨別出被修改過的痕跡。但是,在會計電算化系統中,數據被直接記錄在磁盤或光盤上,對數據修改可做到不留痕跡,這就給業務的記錄帶來了風險,計算機的存儲方式是將信息轉化為數字形式存儲在磁(光)介質上,因此極易被篡改甚至偽造而不留任何痕跡。這給一些不法之徒提供了機會,比如通過偽造或修改客戶、銀行的憑證,制造虛假交易,進而侵吞公款等。
內部控制的程序化使得差錯反復發生的可能性增大
電算化系統中內部控制具有人工控制與程序控制相結合的特點。電算化系統許多應用程序中包含了內部控制功能,這些程序化的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取決于應用程序,如程序發生差錯或不起作用,由于人們依賴性以及程序運行的重復性,使得失效控制長期不被發生,使用權系統“在特定方面發生錯誤或違規行為的可能性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