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國培計劃感言
學生在小學階段也有感知,電荷和正電荷和負電荷,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那么這里還是體現這一類物理知識,但是引入了一個新的器材,叫做驗電器,我們可以通過驗電器再次證實小學經驗有的物理認識,而且能夠更加明確。
這個實驗可以體現電荷在金屬桿中是在流動的,從而為學習電流提供一個很好的引入。磁鐵是有兩極的,而且同名磁極互相排斥、異名磁極互相吸引,在課本中就有這樣的導語,你還記得這樣的實驗嗎?孩子在小學的時候已經有了這樣的認知,在初中的課本中又再次看到,他首先會有一種熟悉感,再有就是通過這種熟悉感對知識的難度覺得不是這么難可以接受,可以激發他的興趣、維持他的好奇心,并且能夠更加有效的深層次的研究磁學的現象,這個在小學中就沒有看到了,關于條形磁鐵的磁場分布,我們也是借助鐵沙來形象的展現磁感線的分布情況,當然周圍還擺了一些小磁針,小磁針放在磁鐵周圍偏轉情況會有所不同,在小學的時候應該學生們曾經嘗試過,但是用鐵沙完整的體現這種磁感線的分布情況,應該在初中才會有的,因此他覺得小學跟初中有所不同,這種銜接達到比較好的效果。
奧斯特實驗,奧斯特實驗是指通電的導線周圍會存在磁場,我們把通電導線周圍擺上磁針,會發現在通電和斷電的過程中磁針會發生偏轉,如果你改變了電流的方向,磁針的偏轉方向也會發生變化,奧斯特實驗也是簡單易行的實驗,同時可以讓他把原有的電學知識跟現有的電學知識做一個連接,并且其中還用到磁針,讓他體會到電與磁有密切的聯系。
電磁鐵的實驗,小學曾經做過,而且他還親手繞制過簡單的電磁鐵,所以在課程的講述中就不易多說。
把握好第一次,萬事開頭難,物理教師要把握好若干個第一次,第一次進課堂、第一節課、第一次作業、第一次考試、第一次講評、第一次進實驗室做學生實驗、第一次演示實驗、第一次表揚學生、第一次批評學生,學生從小學升入初中,他的理性思維還不是很強,第一次是好的開頭,也會讓學生對物理課有一個好的開始和感覺,而學生的興趣也許就從這些第一次中萌發出來,學生的興趣也許會被這若干個不太好的第一次所抹殺掉,所以我們應該重視若干個第一次。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科學課程的學習沒有考試成績的壓力,而是最大限度的引導學生熱愛科學,學生的主要活動在課堂,初中物理各方面要求很高,要求提高、難度增大,我們要從一開始培養學生良好的研究問題的習慣、學習的習慣,教會他們如何學習的方法,倡導充分的預習、課上認真的聽講、大膽的質疑,系統培養物理思維能力,幫助學生完成小學科學課到初中物理課的過度。
物理思維,我們必須要重視對學生學習物理的心理特點和思維規律的分析,從學生的心理活動和思維活動中揭示出產生困難的具體原因及本質形式,從而為物理創新教學提供依據,也為教師具體處理教材、設計教學過程、選用教學方法提供根據、提高教學質量,因此我們在小學科學到初中物理教學的銜接過程中,應該除了知識銜接之外,還應該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銜接,有意的去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以及學習習慣,例如大多數學生習慣通過閱讀來再現物理情境和物理規律,這是他原有的認知,由于沒有畫圖分析問題,學生對于問題的理解不夠深刻,往往會弄錯情境、過程或者是狀態,遺漏條件、降低解決問題的正確率,畫圖分析問題能夠使學生腦、眼、手并用,能使物理情境、規律、條件、過程或狀態直觀的展現在學生面前,是學生探究知識、解決問題的直觀有效的方法,因此教學中要特別重視培養學生將物理情境構建成對應的物理模型圖,包括過程圖、狀態圖、示意圖等,將物理條件標注在圖形的相應位置,尋求因果關系,應用相應的物理知識解決相關的物理知識,從而提高解決問題的正確率,養成學生畫圖分析問題的良好習慣,同時教師要用圖講課、用圖解題、用圖答疑,提問題的習慣,引導學生應用所學的物理知識畫圖分析探究突出解答問題的層次和條理性,我們在講題、講課的過程中實際上有慢慢的、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這是其中一個例子,比如在講運動學的時候,我們可以畫類似的小人和小車,幫助學生分析物體運動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