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交往禮儀
在非正式場合或向陌生人問訊時,為表示親近可用親屬的稱謂稱呼對方,如“叔叔”、“阿姨”、“老伯伯”、“老奶奶”、“阿公”、“阿婆”等。
在我國,不論對何種職業、年齡、地位的人都可稱作“同志”。但要注意,與港、澳、臺地區的朋友見面時一般不用此稱呼。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與人之間需要進行必要的溝通,以尋求理解、幫助和支持。介紹是最覺的與他人認識、溝通、增進了解、建立聯系的方式。
在社交活動中,想要結識某人或某些人,而又無人引見,此時可以向對方作自我介紹。自我介紹的內容,可根據實際的需要、所處的場合而定,要有鮮明的針對性。在霜些公共場所和一般性社交場合,自己并無與對方深入交往的愿望,作自我介紹只是向對方表明自己身份。這樣的情況只需介紹自己的姓名,如“您好,我叫許惠愿”,“我是蔡莉”。有時,也可對自己姓名的寫法作些解釋,如“我叫陳華,耳東陳,中華的華”。如因公務、工作需要與人交往,自我介紹應包括姓名、單位和職務,無職務可介紹從事的具體工作。如“我叫李紀龍,是高音公司的銷售經理”;“我叫蔡滌非,在上海大學從事財務工作”。
在社交活動中,如希望新結識的對象記住自己進一步溝通與交往,自我介紹時除姓名、單位、職務外,還可提及與對方某些熟人的關系或與對方相同的興趣愛好。如“我叫譚兆英,是高樂音像出版社的財務主管,我與您夫人是同學”;“我叫李海星,是新興文化公司經理,我和您一樣也是個球迷”。
若在講座、報告、慶典、儀式等正規隆重的場合向出席人員介紹自己時,還應加一些適當的謙辭和敬語。如“各位來賓,大家好,我叫王旦華,是東華大學的教師,今天向大家談談自己在工作研究上的一些心得,有不當的地方請給予指正”。
進行自我介紹,要簡潔、清晰、充滿自信,態度要自然、親切、隨和,語速要不快不慢,目光正視對方。在社交場合或聯系工作時,自我介紹應選擇適當的時間,當對方無興趣、無要求、心情不好,或正在休息、用餐、忙于處理時,切忌去打擾,以免尷尬。
介紹他人
為他人介紹是第三者為彼此不相識的雙方引見的介紹方式。在一般情況下,為他人介紹都是雙向的,即第三者對被介紹的雙方都作一番介紹。有些情況下,也可只將被介紹者中的一方向另一方介紹。但前提是前者已知道、了解后者的身份,而后者不了解前者。
為他人作介紹的介紹者,通常是社交活動中的東道主,家庭聚會中的主人,公務交往中的禮儀專職人員,正式活動中地位、身份較高者。如熟悉被介紹的雙方,又應一方或雙方的要求,也可充當介紹人。
為他人作介紹,要先了解雙方是否有結識的愿望,做法要慎重自然,不要貿然行事。最好先征求一下雙方的意見,以免為原來就相識者或關系不好者作介紹。介紹時,根據實際需要的不同,介紹內容也有所不同,一般只介紹雙方的姓名、單位、職務,有時為了推薦一方給另一方,介紹時可以說明被推薦方與自己的關系,或強調其才能、成果,便于新結識的人相互了解與信任。介紹具體的人時,要用敬辭。如“張小姐,請允許我向您介紹一下,這們理查金小姐”。同時,應該禮貌地用手示意,而不要用手指去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