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人員的工作總結
文化強縣建設得到推進。廣泛開展農民“種文化”活動。成功承辦第五屆中國曲藝牡丹獎全國曲藝大賽(紹興賽區)。成功承辦2010年全國青少年無線電通訊錦標賽。開展紹興蓮花落誕辰百年系列慶祝活動和“越劇天天演”活動。開展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和縣第二次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縣博物館、圖書館免費向公眾開放。啟動有線電視數字化改造。舉行縣第十屆運動會。榮獲“中國曲藝之鄉”、“中國書法之鄉”、“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示范縣”稱號。
社會保持穩定。認真組織開展安全生產“百日督查”和食品加工小作坊、小餐飲店等“十小”行業質量安全整治,及時應急處置手足口病疫情和嬰幼兒問題奶粉事件,通過國家食品安全示范縣復評驗收。基層民主管理得到加強,村級換屆選舉圓滿完成。“涉奧信訪與維穩百日行動”和“大接訪”活動扎實開展。兵役、統計、檔案、氣象、民族宗教、外事僑務等工作取得新成績。
面對突如其來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和“5.12”四川汶川大地震,我們積極響應中央、省、市的號召,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全力組織開展救災工作。發動社會各界為地震災區捐款捐物共計9000余萬元,圓滿完成各項救援任務,青川縣涼水鎮災后恢復重建對口支援工作順利推進。
在抓經濟轉型、城鄉統籌、社會和諧的同時,我們致力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出臺《關于嚴格執行<監督法>依法向縣人大常委會報告政府專項工作的通知》,更好接受人大監督。采納政協“穩步推進土地股份合作制”等21件建議案,積極支持政協參政議政,改進政府工作。健全政府領導領辦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制度,辦理人大代表建議202件、政協委員提案272件,答復滿意率均為99.5%。建設政府信息公開平臺,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在全省率先開展縣級依法行政示范單位創建活動,加強行政訴訟和行政復議工作。全面開展規范行政自由裁量權工作。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加強政府非稅收入管理,全面實施“零基預算”。推行政府性投資項目集中代建制。加強國有資產管理。大力壓縮行政性開支,規范公務員考核獎勵性補貼,縣級機關公用經費減少5%。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的成績來之不易。這是縣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縣人民、社會各界攻堅克難、團結奮進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所有關心、支持、參與我縣發展的海內外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存在的問題。經濟發展方式還相對粗放,自主創新能力總體不強,產業層次偏低,土地、資金、人才等要素制約嚴重,經濟轉型發展的任務依然十分繁重。柯橋新縣城和中心鎮集聚能力不夠強與周邊城市快速崛起、競爭壓力加大的矛盾等日益突出,農村與城市的公共服務水平還有較大差距,城鄉統籌發展的任務依然十分繁重。信訪工作、基層民主、平安創建、環境保護等方面還有不少薄弱環節,社會和諧發展的任務依然十分繁重。效率不高、執行不力、能力不強等問題在一些單位和公務人員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政府自身建設的任務依然十分繁重。我們一定高度重視這些問題,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責任意識,采取更加扎實有效的措施,努力加以解決。
今年工作的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
2010年,是經濟發展更為困難的一年,也是蘊含調整轉型重大機遇的一年。我們將面臨全球金融危機演變為全球經濟危機的挑戰、國際需求明顯減少與貿易保護主義上升的挑戰、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與傳統競爭優勢逐步弱化的挑戰、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加劇與社會穩定壓力加大的挑戰、資源環境約束不斷增強與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不快的挑戰。
與此同時,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態勢沒有改變,國家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出臺了一系列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政策措施,我省也啟動了一批重大的政府主導性建設項目,這為我們應對挑戰、戰勝困難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我縣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是好的,國家出臺了紡織工業調整振興規劃,中央、省、市對我縣、對輕紡產業的發展十分關心和支持。長三角區域發展戰略規劃的實施和杭甬鐵路客運專線、紹嘉跨江大橋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的規劃建設,使我縣的區位優勢進一步凸現。受金融危機重創,歐美等發達國家資本、產業、技術和人才加速轉移,為我縣吸引國際資本和專門人才、承接服務業外包、發展裝備制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提供了歷史性機遇。特別是經過改革開放30年的持續快速發展,我們積累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和寶貴的發展經驗。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的大慶之年,也是本屆政府任期的承上啟下之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我們清醒地認識到,挑戰與機遇并存、困難與希望同在的時候,宏觀形勢和政策發生重大變化的時候,往往也是地區間發展最容易出現分化、最容易拉開差距的時候。一個地區的快速崛起,往往就在于走好最為關鍵的幾步!我們將堅定信心,奮發有為,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縣委十二屆六次全會的總體部署,繼續突出“加快經濟轉型、促進社會和諧”工作主題,堅持保增長與促轉型相結合、重民生與促發展相結合、抓重點與促聯動相結合,全力推進經濟轉型發展、城鄉統籌發展、社會和諧發展,全面加強政府服務和管理,推動我縣經濟社會持續平穩較快發展,努力率先擺脫危機影響,率先實現經濟回升,為在新一輪發展中繼續走在全省、全國的前列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