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四年級國旗下的講話(精選9篇)
小學生四年級國旗下的講話 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在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做一個興趣廣泛,一專多能的好孩子》。
如果有人問你:你的興趣愛好是什么?你會怎么回答呢?是畫畫?是彈鋼琴?還是下棋?看書?
縱觀古今中外的無數偉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興趣愛好廣泛,精神生活豐富。俄國革命的偉大導師列寧有廣泛的興趣,他喜歡讀書、滑雪、打獵、下棋;我國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也都有廣泛的興趣;朱德總司令喜歡養花、寫詩;陳毅元帥喜歡打太極拳、下棋……所有的偉人幾乎都有廣泛的興趣。
那么,豐富的興趣愛好給他們帶來了哪些幫助呢?
列寧下棋時,堅守不悔棋的原則,他走每一步棋都十分謹慎,一旦動了棋子,即使有誤也決不反悔,以此來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誠實守信的做人原則。主席喜歡登高望遠,在江水中游泳,不僅鍛煉了身體,強健了體魄,更陶冶了情操,磨練了意志,塑造了堅忍不拔的品質,為樹立令人敬重的人格魅力,帶領全中國人民成就偉大事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對于一個人的健康成長來說,培養各方面的興趣是極其重要的,它可以讓你獲得全面、廣博的知識,可以讓你在人際交往中增加許多相同的話題,還可以為你的生活增添許多的情趣。有多方面興趣的人永遠是快樂的,因為他的生活充實,而一個人若能長期在快樂和充實的環境中生活,他的人格自然就趨向于美好。
我知道,身邊許多同學都在學習自己的興趣特長,有的在學畫畫、有的`在學習舞蹈、有的在學鋼琴、小提琴、古箏等等,雖然在練習的時候很枯燥很無聊,可是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啊!很多同學都在相關的比賽中獲獎,在相關的考試中取得理想的成績。
你想,你什么都不會,只會啃課本,背課文,算算術,將來怎么在社會上立足呢?讓我們在某一個方面盡快入門,發現和發展我們的特長。其實,一項興趣的形成還在于堅持。今天學這個,明天又想學那個,一天一個樣,看起來興趣很廣泛,其實什么興趣也沒有,最終什么都學不會。
同學們,讓我們從今天開始,拓展自己的興趣愛好,積極參加豐富多彩的樂園活動,努力把自己塑造成為一個“多面手”,成為德才兼備的棟梁之才。
小學生四年級國旗下的講話 篇2
都說小學生是社會上最忙的人群之一。作為一名小學生,我當然也不例外。我忙因為作業多,我忙因為課本和課外書都太多。對,關鍵就是書太多。
書多,整理起來時間會用很多,但是很有趣。
上沙龍班的同學都知道,沙龍班的書非常多,可以裝滿滿一書包。上學期期末,學校里的課本加上這些沙龍班的書,全被我拿了出來,結果房間里到處都是。書就這樣在我房間里躺了一寒假。
這學期返校又抱回來一大堆新書,幸好元宵節放一天假讓我做“辭舊迎新”工作。
我先找舊書,把找到的放在地板上,越堆越高。那些舊書像跟我玩捉迷藏似的,東躲西藏:鋼琴上、書桌上、椅子上、床上、被子下、衣服下、書柜里、窗簾后……五年級上的那本語文書我找都找不到,最后是媽媽在衣柜里找衣服時找到的。“牛啊!”我對它豎起了大拇指。看來下次玩捉迷藏我也要藏在衣柜里,我想。
書堆呀堆,最后堆得有我半個人高了,成了小型比薩斜塔,隨時可能倒下。我一邊喜滋滋地欣賞我的“杰作”,一邊想象著它倒下的情景。這時爸爸進來了,我得意地對他說:“請慢慢欣賞我的‘杰作’,慢慢品味。”可我迎來的卻是:“快點理,時間不早了,你待會兒還要彈琴呢!”
接下來一步是考慮怎么處理這些書。在我苦思冥想時媽媽送來了個大箱子,這使我喜出望外,激動中還撞倒了幾本書。
把書放進箱子,把箱子搬出房間后我環視了一下房間:干凈多了,真高興。我的目光落在了新書上,太棒了,等我彈完琴就可以“飽餐一頓”啦美中不足的是上午快過去了,不過即使已經到了晚上也不會影響我的好心情。我忙,但我很快樂。
小學生四年級國旗下的講話 篇3
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可見,古人對讀書的情有獨鐘。讀書最大的好處在于:它讓求知的人從中獲知,讓無知的人變得有知。對我而言,讀書最大的好處是讓我快樂成長。
讀書,讓我的童年很快樂。從小我就喜歡讀書。一開始,我懵懵懂懂地讀一些圖畫書。長大些,《幼兒畫報》成了我的最愛,“紅袋鼠”與“跳跳蛙”的故事為我的幼兒生活增添了不少樂趣。再長大些,進入小學后,認識的字越來越多,讀的書也越來越多,《格林童話》、《淘氣包馬小跳》、《窗邊的小豆豆》等書充實了我的課余生活。
讀書,讓我的學習很快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書不僅豐富了我的課外生活,拓寬了我的知識,更讓我的作文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以前,我總怕寫作文,一聽到老師布置作文就頭疼,面對作文題,我真不知道如何下手。為了把作文寫好,我就找來許多優秀作文書,細品里面的作文。除此之外,我還經常讀一些名人佳作,如冰心奶奶的散文集、楊紅纓阿姨的小說。通過大量的閱讀,我漸漸喜歡上了寫作文,原來寫作文并不難,只要你細心觀察,親身體會就會寫好作文。
讀書,讓我的心情很快樂。每每心情落魄時,我就會獨自一人坐在桌前默默地讀書。讀書是一劑良藥,讀著讀著,我的心情變從低谷逐漸高漲,一切不開心的事便隨之拋之腦后。有時,我還會讀書給父母聽,把我的快樂傳遞給與他們,讓快樂大家共分享。
讀書,讓我變得勤奮;讀書,讓我變得聰明;讀書,讓我變得快樂。我讀書,我快樂;我讀書,我成長!
小學生四年級國旗下的講話 篇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話題是:《細節決定成敗,刻苦成就未來》。
“細節”,這似乎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但是請你回憶一下:你是否還在忽略細節,是否已經在竭盡全力地做好每一件事?你是否還會認為遲到一兩分鐘無所謂,一次馬馬虎虎的作業沒關系?如果都沒有,那么請你再想想:你是否每次都把垃圾丟入垃圾桶?你是否在請別人做事時,加上“請”字,在歸還別人的東西時,說一聲“謝謝”?生活中的細節太多太多,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筆畫、一個小數點,這些都是細節。細節是平凡的、具體的、零散的,也是容易被忽視的,但是一個不經意的細節,往往能夠反映出一個人深層次的綜合素質,有些時候,甚至會改變我們的人生方向,決定著事情的成敗。成功者告訴我們,“做事不貪大,做人不計小”,事情不在于大小,而在于是否精細,要想比別人優秀,只有在每一件小事上比功夫。細節是通往博大精神的必由之徑。
細節這么重要,那么怎樣將小事做細呢?
其實,細節說到底就是態度問題。事情不論大小認真去做,即使是很小的事情也不忽視,長此以往,態度變成了習慣,生成為能力,自然不會再粗心大意、顧此失彼。“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只有能把小事做好的人才有能力干大事。
樹立了細節意識后,還需要持之以恒地努力去實現,而這就是勤奮刻苦的精神。“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個世界上最偉大而又最樸素的真理。“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在刻苦讀書方面表現得格外突出。
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一起重溫顏真卿的這首《勤學》詩:“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既然成才的航船注定要以勤奮為帆、細節為舵,就讓我們扯起帆、揚起舵,揮灑青春的汗水,向著理想的彼岸勇敢進發吧!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小學生四年級國旗下的講話 篇5
母愛如細流,靜靜流淌在我們的生命中,一次次牽手,一聲聲叮嚀。母愛的呵護似搖籃般的安逸,一回回送行,一天天守望,母親的牽掛,如歲月般綿長,人生擁有母愛的伴隨,一路灑滿溫暖的陽光。
我從出生的時候起,母親對我們的愛護和關心就從未停止過,她日夜為我的生活、成長而操心。她渴望我們得到更好的照顧,她每一天都在為我們的生活而忙碌著。母愛是永不枯竭的白楊,能夠讓我們每時每刻感受到春天的溫柔,夏天的活力!
在我們成長的人生道路上,雖然母親對我們總是無微不至的照顧,可是我們總體會不到母親的真正的苦心。
小時候,因為看到伙伴們在玩新鮮的玩具,便大吵大鬧向母親要,當母親不能滿足我們的要求時,我們就會向她投去怨恨責怪的眼神,甚至還可能會說出一些讓母親悲痛的話,可是她不會怪我們,她會向我們分析道理,耐心地給我們講解,會用微笑的面容應對我們,母愛是永不褪色的彩虹,讓我們看到五彩斑斕的生活,感受生活的完美!
當我們生病時,母親總是徹夜不眠地陪著。當我們醒來時,從母親紅腫的眼睛里看到了她焦急等待和精神的惶恐,當她看到我們恢復健康時,母親的眼神里又露出昔日的安詳,并且她的眼睛也不再紅腫了,而更多的是歡樂的笑容。母愛是我們避風的最好處所!
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困難而哭泣時,母親總會耐心傾聽我們的訴說,并且安慰和鼓勵我們重新戰勝困難,讓我們在困難之中變得更堅強。母愛是冬天里的一縷陽光,給予我們期望和力量。
雖然“母愛”這個詞不新穎,但卻是母親與孩子間的共同樂章,它雖然沒有華麗的樂譜,但它能譜出人間濃濃的真情!
母愛是永遠陪伴我成長的營養成分,是永不可缺的東西.
母愛是我夢想航船的風帆,永遠伴我而行!
小學生四年級國旗下的講話 篇6
當今社會,是人,都會忙。每個人都會忙于自己的事情,如果你不忙,那你就是火星人。——很哲理的一句話。大人忙于事業,青年人忙于尋找事業,少年忙于體驗事業,小孩忙于想象事業,嬰兒忙于沒有事業。
我忙于體驗事業。
其實有一句話說得很對:大人是上班族,小孩是大人的上班族。所以每個人都有事業。
我們小學生理解的就是:體驗事業=學習。為什么我們學習的壓力就如登上珠穆朗瑪峰一樣多呢?真是恨不得從珠穆朗瑪峰山頂完成第一次飛翔和最后一次飛翔。但我們照樣生活得挺快樂的。
每天早晨,幾乎每一個小學生都從“起床啦,起床啦。”聲起床啦!一部分是鬧鐘叫的,另一部分是媽媽叫的。因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媽媽=鬧鐘。
若是周一至周五,我們就得像消防員一樣,以神速起床、洗臉、刷牙、吃早飯、上學。到了學校,我們還得交作業,然后做早操,接著準備上課。多忙!
學習是有壓力的,誰也不知道你這一天會發生什么倒霉事。聽完35分鐘老師滔滔不絕的說話聲后,終于迎來了下課。不知為什么,現在大多數小學生喜歡的課程都是下課。
回家后,做完了小山似的學校作業后,我們又要做珠穆朗瑪峰似的家庭作業。等我們完成這些作業的時候,時針已經跑了¼圈了。但我一想到明天又可以上學后,又快樂了。所以說,現在中國培養出來的貌似都是雙面派。
過寒暑假,貌似很好,但其實是最無聊的時候。見不到同學,又沒人和我說話,多無聊!所以我還是比較喜歡上學的。
所以說,早晨,我很快樂;晚上;我很忙。
小學生四年級國旗下的講話 篇7
每次犯錯時,媽媽就大吼大叫的罵我,有時還打我,這讓我覺得媽媽不像爸爸那樣慈祥,覺得媽媽不愛我,可從幾件事改變對媽媽的看法。
記得有一次,我在深一點鐘的時候全身感覺不舒服,手腳發涼,媽媽給我量一下體溫,高燒40度呢!媽趕緊找藥,可是家里沒有藥,此刻1點鐘,周圍的門診也關門,怎樣辦呢?媽媽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急也沒有用,要趕快到門診打針去。媽媽就立馬背上我坐的士去看病。路上媽媽一次又一次地催促司機,讓司機開快點兒。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最終找到一家急診醫院,醫生為我打針。第二天我醒來后發現媽媽的額頭上還留著幾滴汗珠,眼圈黑,眼睛里布滿血絲。看我沒事兒的樣貌,她欣慰地笑。
“考考考,教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這分還真是學生的命根,如果考不好會怎樣樣呢?有一天,教師正在發英語試卷:“黃哲為,68!”我一下子震住,“怎會這樣?”我拿來試卷,緊盯著那用鮮紅的墨水寫上的68分。放學后,我的心很亂,像一片樹葉被旋風一會兒吹到這,一會兒吹到那兒,頭也沉重得抬不起來。看來,這次又少不一頓暴打,眼淚在眼睛里不停地打轉。回到家后,媽媽明白考試的情景,不但沒打我,并且還安慰我:“不要緊,關鍵要明白如何去努力,下次爭取考一百分,這才是你真正的收獲!”
父母之愛,深如大海,情比天高!不論他們怎樣做都是對我們的愛。民間有句諺語:兒生日,娘苦日。當母親為我們慶祝生日之時,我們是否想到過用殘忍般的痛苦,換來我們生命的母親呢?
我深深體會到母愛是最偉大的母愛會把我們渡上一條風雨無阻的人生之船。在你無奈之時,母親的微笑會為你映出一片光明!同學們,讓我們牢記母親的恩情,學會感恩父母吧!用一聲話語讓母親感到動聽、完美和難忘,讓她熱淚盈眶,讓我們一齊深情地對母親說:“媽,我愛你!”
小學生四年級國旗下的講話 篇8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好習慣,從點滴開始》。
三字經上說,“人之初,性本善”,三字經上還說“茍不教,性乃遷”。我想,這也是人人要接受教育的原因之一吧。現在是你們性格形成的黃金期,毫不夸張地說,現在養成的一些好的行為習慣可使你們受益終生。
我們學校非常重視培養同學們的良好的行為習慣,告誡我們良好的行為習慣在我們一生中的重要性;我們學校老師也經常教導大家,良好的行為習慣從身邊的小事做,以少積多,但是我們也時常能發現這些問題:比如,水龍頭未關,可是沒有同學愿意將它關了;紙屑在我們眼前靜靜躺著,可是沒有人愿意將它撿起放進垃圾桶;下課時學習用品亂七八糟的放在桌上,沒有幾個同學能整理好等等;難道這些就不值得我們去重視的嗎?不,這些就是讓我們擁有良好行為習慣的實踐園,如果我們重視細微之處,把這些做好了,那就會形成習慣,我們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好習慣,早養成,益終生。同學們,嘴動不如行動,讓我們從小事做起,從細微之處做起,為自己的成功做好準備吧!
小學生四年級國旗下的講話 篇9
人們都說: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力量。母親的愛,如夏日一陣清涼的風;母親的愛,如黑夜利益占有著微弱的燈光的燭臺;母親的愛,是無私的,是溫柔的,是和藹的,是無私奉獻的,是不求回報的,因為我讀懂了母親的愛。
母親的愛,給予我們力量,讓我們在歡樂的生活中慢慢長大;有事,一個小小的、不被注意的舉動;一句天冷,多家一點衣服,千萬別感冒,感冒對身體不好,感冒對你身上的各個器官都有傷害只是小小的一句話;在學校門口焦急的等待;都會讓我們感受到母親給與我們的溫暖,給與我們力量,生活中,我們無時無處不能夠感受媽媽帶給我的溫暖,因為我讀懂了媽媽對我的愛,對我的關心。
母親的愛,給與我們的方式與方法不一樣,有時,也會爭吵,有時也會吵罵我們一兩句,正因為這樣,有些同學表示十分不理解,不理解母親的用心良苦,母親吵罵我們,有時還會打我們,那都是為了我們大家好,如果是別人的母親,他是絕對不會少你或者是怎樣的,那是因為母親愛你,關心你,害怕你誤入歧途,不好好學習,犯什麼小錯誤自我處理不了,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們,關心我們,愛我們,我們要對母親的舉動給予理解,因為我讀懂母親的愛,母親的擔心。
母親的愛是無私的,是可貴的,是溫柔的,是善良的。
我們要理解母親,理解母親對我們的愛;我們要讀懂母親對我們的愛,我讀懂了我母親對我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