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在全市工業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第二,抓住機遇,擴大開放,努力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是工業經濟走出低谷的唯一道路。大家知道,**市工業經濟在2003年、2004年是歷史上最困難時期。由于優化資本結構政策未用足用好,加之草率決定23戶企業破產,使**市的工業經濟工作陷入了困境,企業改革與發展的難度與日俱增。各層、各界人士對**市工業經濟工作反映強烈,當時甚至有很多人對**市工業經濟失去了信心。我們也確實表現出來思路不清、精神消極,至少有一種情況可以肯定,恰在這個低糜時期,中央領導視察**市,給了我們"向內蒙古傾斜、向**市傾斜"的有利武器,充分肯定了我市的"六支野戰軍",為**市經濟社會發展創造千載難逢的良好機遇。所以劉書記和我們新一任領導班子,切實抓住機遇,突出抓了國有企業的改革與發展,特別是**省黨委138次書記辦公會議再一次為我市工業經濟發展創造了新機遇。早在2004年5月工業經濟會上我說:"工業經濟振興的機會來了"。人大李景新主任等領導也大聲疾呼"工業興**市興",振奮精神的強心劑,使我們在機遇面前統一了思想,在困難面前汲取教訓,在實踐過程中鼓足了干勁。高舉中央領導指示和138次書記辦公會兩面大旗,進國務院請示,到國家部委匯報,去**省廳局求幫,跑銀行游說。石梅書記一邊掛職學習一邊搞聯合,史市長東奔西跑,人不歇息,李志勛吊瓶輸液,還得談判,更多的同志和企業長們也是為企業求活、求生存,冥思苦想,出力獻策。其中酸甜苦辣雖一言難盡,好在國企改革與發展的環境不斷好轉,全市工業經濟出現亮點,總算有些慰籍。
第三,敞開區域大門,實行一企一策,促進企業間的聯合兼并,是實現"戰略性重組"的必然選擇。我市在推動企業機制轉換的同時,把資產重組作為啟動國有企業改革的突破口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有效手段,實事求是地實行一企一策,以"三個有利于"為標準,讓企業尋求市場經濟的出路。大家知道,二毛在未列入破產盤子前我們希望并積極爭取進盤子,但在中央領導批準后,二毛破產后的重組問題就成為能不能體現中央對我們的傾斜,改革能不能走進新階段的關鍵。所以市委、政府提出,二毛破產決不是我市毛紡企業的滅亡,而是通過資產重組,消除包袱,獲得新生,經過艱苦細致的工作,以壯士斷臂之勇,終于與華源集團進行了嫁接重組。二毛的重組再生,對全局工作有了決定性的影響。此外,我們抓住中央領導視察**市、**省黨委召開138次書記辦公會議、國家西部大開發、實行積極財政政策四大機遇,有所作為,趁勢而上,市幾大班子領導同志親自帶隊跑部進廳匯報,尋求各級領導和有關部門的支持,打破區域界限,落實優惠政策,與優勢企業掛靠聯合,使實施企業改組工作有了較大進展。同時,四家上市公司、醫藥、啤酒集團等大型優勢企業的規范發展壯大問題也已提上議事日程,通過著力實施"扶優造艦"工程,發揮規模優勢,培育產業支柱,形成了重新構筑地方經濟框架的基礎。
第四,對企業法人代表進行了卓有成效地調整,這是加固企業經營層的果敢之舉。班子是企業的核心,是辦好企業的關鍵環節。市委、市政府對此有足夠的重視。其一,下決心選配好企業法人代表。一年來,全市國有企業共調換一把手92人(其中市直企業28人),二毛、雙馬集團等重點企業一把手都進行了更換。而且充分體現了用人和管人的一致,充分征求了分管部門和領導的意見。下一步還要成立企業工委,切實把管企業與用人有機結合起來。其二,加大企業領導班子調整力度,到目前為止,全市國有企業共調整班子105個(其中市直26個),調換班子成員225名(其中市直企業106名)。同時,圍繞企業黨組織建設,健全共青團、工會等組織,發揮政治優勢,形成齊抓共管的格局。其三,健全監督約束機制,在市直重點企業中,實行稽查特派員制度,加強對企業領導班子的考核監督,對虧損企業進行全面審計,在首批10戶試點企業中,目前已完成4戶企業的稽查工作。稽查工作效果很好,為政策決策提供了有效背景資料。其四,探索企業經營者職業化的路子,結合健全激勵機制,出臺了《**市直屬國有企業經營者年薪制暫行辦法》,并著手進行試點,逐步推開。企業領導班子建設對企業的改革與發展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