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工作情況匯報
(五)落實工資政策,發揮經濟杠桿調節作用
我們認真貫徹國家工資政策,嚴肅工作紀律、嚴把工資審批關,在完成轉正定級、撫恤金、遺屬生活補助的審批等日常工作的同時,認真落實冀政[2003]37號文件精神,為10959名機關事業單位在職人員調整工資標準,月增資663267元;為2663名離退休人員增加離退休費,月增資183799元。圓滿完成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正常職務工資、級別工資審批工作,共涉及10510人,月增資455157元。圓滿完成全縣離退休干部、在職工作人員國辦發[2001]14號、冀政辦[2001]10號文增資工作,共涉及離休干部118人,退休干部1691人,在職人員9488人。把黨和政府的關懷落到了每位干部職工身上,把國家工資政策落實到了實處,充分發揮出經濟杠桿的調節作用,增強了干部職工的責任感,調動了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六)實施民心工程,促進就業再就業
今年我們把就業再就業工作作為聯系群眾、為民辦實事的一項重要舉措來抓。一是落實工作責任制,調整充實了就業再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和辦事機構,制訂了年度控制失業率、凈增就業崗位目標和再就業資金投入計劃。定期召開例會,調查情況,分析全縣就業再就業的形勢,做到了工作有部署,匯報有定性,督導有目標,呈現出全社會關心支持就業再就業工作的局面;二是強化再就業政策的落實,把享受再就業扶持政策的下崗失業人員作為重點扶持對象,積極開崗下崗失業人員的認定,免費為符合條件的人員發放《再就業優惠證》,支持下崗失業人員通過努力早日實現再就業;三是圍繞中央、省、市五項目標任務,大力推進“八個一批”工程,努力開發就業崗位,擴大就業領域,拓寬就業渠道,妥善安置下崗失業人員;四是強化社區平臺建設,按照“六到位”原則,根據轄區及工作任務難易程度,建立8個勞動保障服務站,充分發揮社區勞動保障服務功能;五是大力推進勞務輸出,發揮部門主渠道作用,緊緊鎖定京、津勞務輸出市場,按社會化、市場化、規范化的要求,積極組織勞務輸出,使勞務輸出工作已漸成規模,成為農村增收新的增長點。目前我縣新增就業人數1106人,占市核任務的92%,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732人,再就業率100%,安置“4050”人員140人,占任務的100%;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79%;為209名下崗失業人員免費發放《再就業優惠證》,直接減免各種稅費近9萬元。同時從9月份開始,我縣正式啟動下崗失業人員再創業小額貸款政策。按照政府扶持,齊抓共管,統籌規劃,分步實施,整合資源,創新機制,按需培訓,注重長效的原則,認真實施“陽光工程”,加大農村剩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步伐,加強信息員隊伍建設,強化轉移培訓,建立農村勞動力資源庫,鞏固發展勞務輸出基礎,不斷增強勞務輸出工作的吞吐能力,到目前為止,我縣已與北京中水公司、中建集團等6家建立了長期勞務合作關系,為其輸送客房服務、保安、保潔、會議服務等300余人,使我縣勞務輸出工作邁出了新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