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工作情況匯報
。1)精心實施“民心工程”,強力促進就業和再就業。
認真落實就業再就業任務目標,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下。強化目標責任制和監督機制,確保完成工作任務。在進一步落實各項再就業優惠政策的同時,積極推進小額貸款,規范公共就業服務制度和“一站式”服務工作程序,免費開展職業介紹,大力發展社區就業服務實體、服務型企業、生產自救基地等經濟組織,妥善安置下崗失業人員,促進就業服務體系的專業化、制度化和社會化建設。加大再就業培訓力度,強化創業培訓工作,提高培訓的計劃性、實用性和有效性。關注農民就業,促進城鄉就業一體化建設,積極推進“陽光工程”,加快農村富裕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強化管理和服務,提高勞務輸出的組織化、產業化水平,為農民增收致富創造便捷的條件。
。2)鞏固兩個確保,繼續推進社會保障體系建設。
進一步落實“兩個確!惫ぷ髫熑沃疲嗲阑I集資金,確保按時足額發放離退休人員養老保險金和失業人員失業保險金,不發生新的拖欠。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堅持社會統籌與個人帳戶相結合。進一步擴大養老保險覆蓋面,做好中斷繳費人員的續保工作,健全機關、事業、企業單位人才流動的社會保險銜接辦法。規范離退休人員管理服務,積極開展離退休人員養老保險金領取資格異地協查工作。認真做好醫療保險業務經辦和服務工作,簡化業務流程,提高經辦效率和服務水平;盡快出臺困難企業、靈活就業人員參加醫療保險的辦法;建立定點醫療機構準入競爭、退出機制和信用等級制度;加強醫療費用的監測體系、運行評估體系、基金預警系統等基礎建設。繼續推進女職工生育保險。進一步完善政策、落實責任、確保符合條件的失業人員“無障礙”進入失業保險,加強規范化管理服務和各項基礎工作。實施《工傷保險條例》,進一步理順管理體制、健全工作機構、充實工作人員、完善業務流程。穩步開展農村養老保險工作,以經濟發展較快的農村為重點地區,以失地農民、進城務工農民和農村計劃生育對象為重點人群,爭取2005年在投保人員的擴展、保費的收繳方面有所突破。
。3)規范和協調勞動關系,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抓好2004年12月1日即將實行的《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的貫徹落實。建立健全勞動關系協調機制,加強勞動合同管理工作,突出抓好非國有企業勞動合同簽訂工作,重點做好國有企業改制改組、下崗職工等勞動關系處理工作。大力推進集體協商和集體合同制度,推進工資集體協商工作,指導企業逐步建立起激勵有效、約束嚴明的分配機制。繼續加強勞動爭議預防和調節體系建設,完善仲裁員仲裁庭辦案制度,認真做好勞動爭議案件處理工作,加快推進勞動仲裁機構實體化建設步伐。做好勞動信訪工作,積極預防和妥善處理群體性事件,進一步完善情況通報和信息溝通機制,加強對重點地區和企業的監控,及時處理群眾信訪反映的問題,有效控制和避免不安定因素的發生。進一步完善勞動保障監察制度,落實工作責任目標,推行主辦監察員制度,重點對規范勞動力市場程序、各類企業簽訂勞動合同和參加社會保險、禁止使用童工、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開展專項檢查。切實加大對無故拖欠和克扣勞動者特別是農民工工資行為的查辦處罰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