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長教育工作會議匯報發言
二、大力加強隊伍建設,整體提高教師素質
教師是教育的靈魂,沒有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師資隊伍,實現“三個面向”就是空話一句。多年來,我們圍繞教師隊伍的師德教風、專業水平、人事制度改革等方面開展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我們圍繞提高教師職業道德水平,深入開展“讓教育充滿愛”主題教育活動,推行“熱心愛教、文明執教、廉潔從教、優質施教”四教承諾,評選表彰“十佳愛生標兵”,不斷深化教育工作者“熱愛事業、熱愛人民、熱愛學生”的美好情感,目前,共有9人獲全國模范教師稱號、26人獲全國優秀教師稱號、60人獲省級優秀教師稱號。
我們根據經濟社會不同階段的不同需求,著力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不斷調高、調優教師學歷層次。其中,高中教師的合格學歷從79年的58.1%上升到03年的90%,初中教師的合格學歷從79年的42.5%上升到03年的96%,小學教師的合格學歷從79年的65%上升到99%,幼兒園教師的合格學歷從83年的43.8%上升到03年的96%,職高教師的合格學歷從94年的37.1%上升到03年的77%。同時,我們實施優秀人才培養工程,著力構建教育人才高地,共有186名教師取得碩士生學籍,32名教師獲得碩士學位,31名教師被評為省級特級教師,形成了一批在省內、國內有一定影響的知名教師和學科梯隊。
我們積極探索改革人事管理機制。在教師引進上,建立教育人才市場,實行雙向選擇,完善競爭激勵機制,促進教師奮發進取;在教師使用上,實行全員聘用制、考核獎懲制,改革學校內部分配制度,真正打破“鐵飯碗”,使事業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落到實處;在干部任用上,啟動實施“校長、書記任期制”,探索解決干部“能上不能下”的使用狀況,大力營造想干事、真干事、干成事的良好環境。
三、加快發展各級各類教育,構建現代國民教育和終身教育體系
從實踐中可知,“三個面向”既是發展教育的具體要求,也是教育未來的發展方向。多年來,教育以“三個面向”為所有教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結合創建學習型系統、學習型單位活動,加快發展各級各類教育,初步構建了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和終身教育體系。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基礎教育高質量。高質量普及十二年教育,強化“兩基”核心地位,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多年來,我們不斷更新教育觀念,積極參與教學改革,深入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目前,全市學前三年教育普及率98%(79年42.66%),適齡兒童小學入學率100%(79年99.8%),初中畢業生升學率96.37%(79年58.6%),適齡青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42%(全國17%);同時,在高考模式不斷變化的情況下,萬人進線率連續7年保持全省第一。可以這么說,我市在率先高質量完成普及十二年教育、全面掃除青壯年文盲的基礎上,已經初步實現了高等教育大眾化。如今,家長已經不滿足自己的孩子能上一所大學,而是要上一所名牌的、重點的、一流的大學,而高質量的基礎教育為他們增強了底氣和自信,這也是對我市基礎教育所取得的成績的最好肯定。
(二)職業教育高水平。職業教育是支撐地方經濟發展的基石。多年來,我市職業教育緊緊抓住經濟的產業結構和功能定位,科學制定專業規劃,切實加強專業建設,培養造就了數十萬的生產、服務、管理第一線的技能型、實踐型人才,為建設現代制造業基地起到了基礎性、關鍵性的作用。目前,全市共有省級示范專業16個、市級示范專業32個,職校生中級工達標率、一次就業率長年保持在98%左右,職校生單招本科達線率56.7%,連續五年名列全省第一。同時,我市職教不斷加快與國際教育接軌的步伐,積極開展“雙元制”、“職業先修教育”等試點工作,并通過合作辦學向外輸出人才,主動參與國際競爭,從而進一步提升了辦學實力和品位。江澤民同志來常參觀劉國鈞職教中心時說,“就是要多辦這樣的學校,培養應用型技術人才”,這就是對我市職業教育的高度概括和贊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