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長教育工作會議匯報發言
(三)高等教育有特色。面對我市現代制造業基地建設的不斷推進和沿江開發戰略的啟動實施,高級應用型人才的缺口越來越大。我們及時抓住大力發展高等教育的機遇,通過實施統籌規劃,優化整合高職資源,協調六所院校組建xx大學城。大學城實行“菜單式”和“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六所院校共同培養一名學生,校區共用、資源共享、學分互認,其鮮明的辦學特色得到了陳至立等中央領導的高度肯定,成為引領全國高職教育的一面旗幟。同時,隨著工業技術學院、師專等院校實質性地并入工學院,“xx大學”建設也有了突破性進展。可以這么說,一個以培養應用型、實踐型人才為主的、具有鮮明辦學特色的高等教育格局已在我市初步形成。
(四)社會教育有成效。我們批準設立社會力量辦學機構220家,提供計算機類、外語類、機電類等30多個大類、近200個專業的培訓項目,基本滿足了全市市民各種繼續學習的需求;我們建立“xx市民學習信息中心”,為廣大市民提供了充足優質的學習資源和場所。目前,全市共有省級農科教結合示范基地4個,市級農科教結合示范基地10個,每年農村成人培訓保持在30萬人以上,組織參加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成人高考5萬人次左右,基本形成了覆蓋全社會的開放式的全民學習教育網絡,使“千載讀書地、現代學習城”得到了真正體現。
綜上,縱觀教育改革開放25年來取得的巨大成績,正是積極貫徹落實“三個面向”教育方針的生動寫照,也是準確把握、科學執行鄧小平理論的最好詮釋,同時再一次證明了鄧小平同志的遠見卓識和戰略眼光。當然,教育之所以有這樣的成績,離不開各屆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親切關懷,離不開全市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辛勤勞動!在此,我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謝!
目前,全市上下正大力構筑21世紀參與國內外競爭的新優勢,努力實現到2006年達到全面小康水平,到2011年達到基本現代化的宏偉目標。要順利實現這個目標,教育必須要主動適應、服務、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緊緊抓住國際潮流、時代特征和城市背景,充分體現歷史傳統和地域特色,牢固確立百年奮斗、百年服務、百年樹人的戰略思想,自覺投身于推進“三個面向”、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偉大歷史進程。
歷史賜予了教育新的機遇、新的使命和新的挑戰,總結過去,立足現在,展望未來,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要從我做起,敢為人先,追求卓越,努力為社會進步、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培育具有時代精神和現代素質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實現新一輪跨越、騰飛和可持續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