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赴江蘇省江寧區、宜興市、蘇州工業園和臨沂市蘭山區考察情況的報告
為進一步解放思想,開闊思路,加快發展,根據市委主要領導的指示,4月18日至22日,區委、區政府主要負責人和市委考察組一道,帶領全區14處鎮街道黨委書記、4個民營經濟大戶,到江蘇省江寧區、宜興市、蘇州工業園和我省臨沂市蘭山區,就園區建設、招商引資和路域經濟進行考察。這次考察時間雖短,但收獲很大,既親眼目睹了先進地區經濟發展的驚人速度,更切身感悟到了他們的成功之舉、真諦經驗和實干精神。參加考察的同志十分重視和珍惜這次機會,都踴躍提問,挖掘真經,并結合全區開展的“深化對區情鎮情認識、進一步充實完善工作思路”活動,進行深入的思考和討論。整個考察活動是一堂生動、實際、深刻的開放課、發展課,全體同志在思想上都受到了一次強烈的震撼,責任感、壓力感和危機感空前增強。現將考察情況報告如下:
一、四地基本情況
南京市江寧區共轄17個鎮、3個街道辦事處,76萬人口,總面積1600平方公里,現有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江寧科學園和華商科技園三個園區,其中經濟技術開發區、科學園屬國家級園區。宜興市轄28個鎮,107.8萬人口,總面積2038.7平方公里,現有1個國家級開發區(環保科技工業園),6個市級工業園。蘇州工業園是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的合作開發項目,于1994年正式啟動建設,總面積 260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區規劃面積70平方公里,總人口22萬。臨沂市蘭山區轄3個街道、8個鎮,85萬人口,總面積650平方公里。近幾年,四地經濟發展快,綜合勢力強,特別是江寧區和宜興市,在全國百強中名列前茅。總的可概括為以下五個特點:
一是經濟發展勢頭猛。所到各地特別是蘇南各地經濟運行質量高,工業所占比重大,外向度高,都已進入經濟快速發展期,國內生產總值、財政收入等都是在基數較高的基礎上保持高速增長,發展勢頭猛、后勁足。江寧區2002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35億元,地方財政收入22億元,實際利用外資4億美元,比上年分別增長18%、46%和60%,經濟呈現出強勁發展勢頭,特別是財政收入實現連年高速增長。1998年該區財政收入為4.6億元,到2001年達到10億元,今年有望達到35億元。蘇州工業園近幾年幾項主要經濟指標一直保持著45%以上的增幅,2002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52億元,合同利用外資22.5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0.5億美元,完成財政收入32.6億元,是建園之初的83倍。
二是園區建設層次高。所到各地都在高水平開發園區,靠園區帶動地方經濟發展是他們共同的特點。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1992年自費創辦,由2.3平方公里起步區開始,基礎設施已累計投入30多億元,一期25平方公里已開發完畢,二期70平方公里已完成基礎設施建設,實現 了“九通一平”,成為南京市建設規模最大、社區配套設施最完善、發展速度最快的開發區,目前總規劃面積計劃擴展到317平方公里,已步入快速發展的軌道,國內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實際利用外資等經濟指標年均增長40%以上。 2002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70.8億元,財政收入10.8億元,占江寧區財政總收入的50%。蘇州工業園致力于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現代化工業為主體、第三產業和社會公益事業相互配套的現代化工業園區,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開發,基礎設施先后投入100多億元,平均每平方公里投入超過7億元,形成“九通一平”高標準基礎設施,已完成開發面積100平方公里。宜興市建有1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8個鎮已有17個建有工業園,成為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