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赴江蘇省江寧區、宜興市、蘇州工業園和臨沂市蘭山區考察情況的報告
三是招商引資效果好。各地都十分重視招商引資,靠外力發展自己。在招商項目上,注重項目質量,注重投入產出率,吸引“大、高、外”項目。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吸引來自美、德、英、法等21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個項目進區落戶,投資總額超過35億美元,到位外資10億多美元,其中投資額在1000萬美元以上的大項目有85個,世界排名500強的企業中已有16家進區。這些項目單位土地面積產出率高,如園內科瑞達電子投資1000萬美元,年提供稅收2000多萬元,占地僅為40畝。蘇州工業園共批準外商投資項目1074個,合同利用外資160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56.8億美元,世界500強企業有45家在此投資,上億元的項目有35個,首期每平方公里投資密度超過10億美元,平均每個項目投資3000萬美元。在宜興投資的世界知名公司有20余家。
四是政策機制活。所到各地享受的優惠政策較多,上級扶持的力度較大。如:江寧區既保留了縣級的管理權限,又享受市對區的優惠政策,經濟技術開發區內設有專門的項目審批委員會,全權負責項目的審批和報批。在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享受國家和江蘇省賦予的一系列優惠政策,并已率先建成“無費區”,發展前景十分廣闊。蘇州工業園擁有外資項目自行審批特權、靈活高效的外事管理權和快速的物流通關政策等,管委會所轄4個鎮級工業園,同樣享受蘇州工業園的優惠政策。此外,各地還制定了一系列靈活的激勵機制。江寧區把招商任務分到各個單位,直接對“一把手”進行考核和獎懲,去年全區獎勵資金達1000多萬元,全部獎到個人。
五是環境氛圍優。幾天來的考察,感受到他們的身上有一種強烈的經濟發展意識、競爭意識、責任意識和大局意識,所到之處人人不忘抓經濟,人人都懂經濟,談起當地的經濟發展都充滿自信,都感到自豪。在江寧接待考察的是位分管武裝工作的區級領導,但對經濟工作如數家珍。這種經濟發展的氛圍體現在每個層面和各個崗位上。各地都建有項目服務大廳,大部分項目審批在廳內都能完成。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行政服務中心有21個政府職能部門進駐,為每一位投資創業者提供自投資咨詢到工商登記、項目基建、生產經營等全程式服務。蘇州工業園管委投資審批事項只保留8項,一站式服務機構全權代表管委會審批,手續辦理快捷方便,從項目立項到開工不超過25天。
二、主要經驗和體會
幾地的迅猛崛起,除得益于自身的區位優勢外,根本的是他們不斷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關鍵是走出了一條既符合客觀規律,又具有自身鮮明特色的發展之路。這些地方有很多前瞻性的探索,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一)始終把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貫穿于經濟發展的全過程,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動經濟的大發展。所到蘇南各地經濟之所以實現快速發展,核心的是他們的思想實現了真解放、觀念實現了真更新。從他們介紹情況看,不論是確定工作思路、工作目標、工作重點,還是制定政策、建立工作機制、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問題,都具有超常規的思維、超常規的舉措和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可以說他們已經把解放思想貫穿于整個經濟發展的全過程,落實到具體行動中。蘇州工業園一開始就提出要建設世界一流開發區的目標,著力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符合國際慣例和市場機制的園區發展模式,并把招商的重點放在技術含量高、資本密集型項目上,正是有了一流的開發觀念,才有了園區開發的一流舉措和超常規的發展速度。江寧區早在1994年各級就成立了招商公司,對干部“重激勵、強約束”,鼓勵大家走出機關招商,并進行獎勵;在土地征用上,他們表現出超常膽識與開拓精神,敢于把全區的城建用土集中起來統一調整搞園區建設,指標不夠花錢去買;在經濟實現高速發展的今天,他們又居安思危,對全國的發展態勢進行分析,在新的起點實現了新的思想解放、觀念更新,提出把江陰作為趕超對象,“奮戰五年,進入蘇南第一方陣”的目標,并采取了相應的措施,今年江寧區在經濟連年高幅增長的基礎上,實現了更快的發展,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達到39.7億元,同比增長21.3%,地方財政收入達到8.8億元,增幅高達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