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之家]縣“十五”計劃中期評估報告
三、評估總結
通過對“十五”計劃實施前三年和2004年經濟運行情況預測及2005年經濟運行情況分析,由縣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的[]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主要目標都能超額完成,充分體現了“十五”計劃的戰略性、宏觀性和預見性,體現了計劃編制“積極可靠,留有余地”的原則。雖然有些指標的絕對值可能不能完成計劃目標,但主要原因是統計口徑調整和國家政策及客觀環境的影響,對全縣總體經濟發展狀況影響不大。因此建議對“十五”計劃不作修訂。
四、對策措施
完成“十五”計劃,尚有一年多時間,根據分析,“十五”完成目標既令人振奮,又有較大壓力,我們要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變壓力為動力,艱苦奮斗,與時俱進,做到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
(一) 繼續深化各項改革,為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深化改革要堅持從實際出發,整體推進,重點突破,循序漸進,注重制度建設和創新。一是繼續以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為目標,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完善城鄉集體企業改革,推進商貿流通企業的體制,技術和管理創新。二是繼續拓展改革層面,加大教育、衛生、文化、農機等部門下屬事業單位產權制度改革。三是繼續深化其它各項改革,引入競爭機制,加快資源優化重組的市場化進程。要徹底打破所有制界限,開放民間資本和社會資本市場,著力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資體制;要積極鼓勵非公有制經濟成片發展,形成規模效益;要為建立良好的銀企合作關系搭建平臺,大力扶持中小企業轉機建制和發展壯大;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積極探索和完善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機制、企業融資機制和覆蓋全社會的保障機制,切實做好下崗職工的分流安置和再就業工作。
(二) 大力改善投資環境,切實增強招商引資實效
一是進一步優化招商環境,努力塑造良好的對外開放形象。在完善投資硬環境的同時,著力優化投資軟環境,促進政策環境,法制環境、人居環境、經營環境、服務環境等整體水平的提升,增強競爭優勢。二是進一步健全招商網絡,創新招商方式。要切實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充實力量、應對入世、靈活創新、主動出擊,精心包裝宣傳項目、精心策化宣傳活動、精心構思宣傳渠道,切實改變過去主要依靠出讓土地或盤活存量的陳舊招商方式。三是進一步拓寬招商領域。走內外招商并重、一、二、三產業并舉、遠近結合的路子,緊緊抓住“外資西移”、“內資西進”的機遇,以稅源項目、品牌項目、規模項目、高新項目為重點,強化統籌規劃、規范運作。四是努力提高利用外資水平,突出外向型經濟發展,積極擴大出口,搞好出口產品開發,優化產品結構,增強國際競爭力。
(三)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增加可持續發展能力
要從我縣發展的實際出發,遵循經濟規律,把握調整的方向和重點,加大引導、規范、監管和服務力度,盡快形成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結構調整新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