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企業工會如何促進企業和員工的協調發展
我們的職工隊伍素質是在不斷提高的,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專業技術人才總量不足,職工技術技能結構不盡合理,科技和管理創新能力較弱。提高職工的綜合素質,提升職工的基本技能,是企業發展的基礎和重要任務。要圍繞“提升”和“發展”這兩大主題,把以人為本,注重提高職工隊伍綜合素質作為保證企業提升和發展重中之重的工作,把各層面的培訓列入重要的議事日程。在具體操作中,形成了企業行政負責,工會積極配合,職工踴躍參加的良好格局。
工會在抓職工素質教育工作中,有其獨特的優勢,即有一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比較完善的組織體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勵措施和工作機制;擁有一定規模的文化陣地和必要的資金保證;有一支長期開展群眾工作的隊伍,與職工群眾有著直接的緊密聯系,這些措施和優勢為工會組織開展職工技能培訓,創建學習型組織提供了可靠保證。
構筑學習的平臺。職工擁有學習發展權,企業工會組織要引導職工樹立全新的學習理念,樹立“學習為本”的思想,要讓教育成為每位職工的內在需求,通過開展創建學習型企業、學習型團隊、學習型家庭、爭當知識型職工,營造學習氛圍,調動學習積極性。同時,要建立有效的學習機制。要提高職工素質,只有一般的號召不行,要建立有效長效的學習機制,規范組織保障機制,積極落實好職工教育培訓的經費,解決車間班組的學習場所,建立健全輪訓制度,提供崗位實踐鍛煉的機會,建立職工技術運動會為主要載體的職工技能交流展示平臺。尤其重要的是要針對不同工種、不同類型以及不同層面職工群體的特點,不斷創新群眾性學習活動載體,構建職工學習平臺。圍繞提高技能、立足崗位培養知識型職工,創建“智能型群體”,圍繞消化、吸收新技術開展學習培訓,大力開展技術練兵、勞動競賽和合理化建議活動,讓職工在實踐中提高技能,在技能提高時體現崗位效益。
工會要在“創建學習型組織、培育知識化職工”工作中大有作為,通過卓有成效地開展和實施職工素質工程,對現有的教育資源進行整合、優化,不斷創新活動載體,著力提升實際效果。一是工會組織都要把提升職工素質工作納入重要工作日程,結合自身實際,建立健全組織,明確工作目標,制定實施辦法和具體工作計劃,確保組織與實施工作落到實處。二是要充分利用宣傳陣地,廣泛宣傳,營造氛圍,積極培養、宣傳典型、及時總結、推廣先進經驗和作法。做到既轟轟烈烈、有聲有色,又扎扎實實、全面發展。三是通過持續開展學勞模、爭標兵、比貢獻以及各種創優爭先的競賽活動,引導職工與時俱進,發揮創造才能,做新型勞動者,不斷提高職工業務素質。四是建立目標考核機制,設置具體考核項目,完善評價體系,考核工作要量化。建立目標激勵機制,對那些管理搞得好,學有成效,貢獻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和表彰,并作為人才使用的一項重要依據。
另外,搭建文化平臺。企業文化是職工的“精神食糧”。有企業,就有企業文化。文化是企業的伴生物,企業文化就是企業的靈魂,注重人的因素,更注重一種精神的力量,只有當企業文化滲透到員工內心,形成企業內部的倫理和一種企業內部大多數員工所共識的觀念,員工真正明白企業追求的價值標準,才能自覺維護企業的利益,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工作中。同時,企業文化還是企業的經營思想、行為規范、價值觀念等建立和完善的過程,它對職工有一個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滲透,把情感融入管理,把管理和情感融為一體,更易于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這個過程中,職工按照企業的經營思想、行為規范等而逐步形成符合企業精神的個性,職工的思想更容易統一到企業精神上來,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