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發展速生豐產林推進我縣農業經濟結構調整
由于市林業局目前正在向國家林業部報送《速生豐產林規劃方案》和《速生豐產林建設方案》,估計要等到9、10月份才正式批下來,所以應支持公司先期在高安鎮租賃500—1000余畝土地建育苗基地,今年秋季在高灘河、大沙河、龍溪河兩岸等栽種近5000畝的楊樹,完成全縣今年的“長綠長防”建設任務,為明年的宣傳發動提供樣板工程和為啟動林間飼養創造條件。2005年完成5萬畝的栽植任務,2006年再完成5萬畝的栽植任務。
5、投資概算:項目建設總投資12160萬元(按10年計算)。其中:
①種苗款:2元/株×220株/畝×10萬畝=4400萬元
②管護及撫育費用:376元/畝×10萬畝=3760萬元
③建加工廠費用:約4000萬元
6、資金籌措設想:主要利用速生豐產林相關政策、長綠長防工程政策、業主投資及銀行信貸等。
7、農民經濟效益分析:一是前兩年農民可進行間種產生部分收益;二是兩個輪伐期(10年),可產生收益44立方米(每畝出材量)×10萬畝×400元(公司保底收購價)=17.6億元,按公司在其他省市的與農民三、七利益分成算,則10年農民可收益17.6億×0.7=12.32億元。三是10年公司林產全部交還農民或國家后,每年產生收益近2億元。
8、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分析:項目建成后,項目區的生態環境條件將有很大改善,森林植被覆蓋率將提高10個百分點,減少土壤侵蝕量120.3萬噸/年,減少泥沙入江量15.7萬噸/年,土壤的保水、保土、保肥能力增強,年可增蓄水量380萬立方米,年保土70.0萬噸,洪災、旱災減輕,將進一步改善我縣農業生產條件,同時促進二、三產業的發展,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十分明顯。
四、公司提出的有關意見
1、提供優惠政策及投資環境:
(1)政府引導和協調xx公司與有關村社農民簽訂合作造林、定單造林協議。
(2)政府協助部分專款投資以及成林后的抵押貸款的落實。
(3)實行輕稅薄賦的稅率扶持政策。原來的林業稅賦主要是針對采伐天然林木形成和建立起來的。現在面對人工商品林,為能起到鼓勵更多的社會力量投入到人工林的營造上來,應盡快出臺針對人工商品林的優惠稅賦政策和大力減少各級政府部門的不合理收費。
(4)在投資造林過程中,當地政府有關部門在林地使用、林產權、采伐權等審批上給予提供快捷的保障。
(5)穩定和完善林地使用制度,特別是對速豐林用地,結合林業生產周期長的特點,賦予和保障使用者有不少于2-3個輪伐期以上的林地使用權,及允許其隨林產權繼承轉讓抵押等。
(6)改革現行的限額采伐管理辦法,在商品林建設過程中,允許投資經營者按經營方案和定向培育的要求,在遵循國家法律、法規和采伐規程條件下,自主經營,自主采伐林木,自主轉讓,實行“誰造林,誰所有,誰管護,誰受益”。
(7)實行長周期、匹配資金、較長寬限期和低利息以及財政貼息貸款等信貸扶持政策。為繼續堅持走全民參與、全社會辦林業的路子,并按照“誰投資,誰受益”和優惠鼓勵的原則,在保障投資者的合法權益長期不受侵犯的基礎上,鼓勵社會各界向林業投資、投工、投勞和進行其它投入,政府要對造林給予更多的資金配套和補貼支持,以貸款貼息和造林補助為手段,把閑置的林地資源和富余的勞動力資源充分的利用起來,把城鄉居民的存款合理引導到林業建設項目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