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鄉鎮工業發展經驗及教訓
五、以實現協調發展為最終目標,大力營造良好的社會發展氛圍。
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在重抓工業經濟發展的同時,協調做好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社會穩定的社會環境。一是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方針,加快建立健全規范化、科學化的長效管理機制。切實加大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力度,促進安全生產知識普及,形成“人人講安全、事事講安全、時時講安全”的良好社會氛圍。進一步加大安全生產檢查力度,加強隱患的排查和治理,突出抓好道路交通、非煤礦、危險化學品和建筑行業的專項治理,努力扼制一般性安全事故,堅決杜絕重特大安全事故,確保各項指標全面下降。二是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切實加大環境綜合治理力度,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環境保護預審和項目建設“三同時”制度,從源頭上消除污染隱患。針對當前水污染事故較多的現狀,切實加大對排污企業的執法檢查力度,加強監測,確保企業達標排放。同時,抓緊規劃開通我縣污水外排渠道,以緩解水環境污染壓力過大的不利局面。加快國家生態示范區建設步伐,確保順利通過國家驗收。三是高度重視社會穩定工作。積極做好上訪群眾思想工作,并逐一清理存在的問題,落實針對性舉措,積極協調解決,維護好廣大群眾的根本利益。在鄉鎮工業條線各單位加大信訪工作責任制落實力度,確保信訪問題能在本單位、本系統、本縣得到解決,防止出現超級上訪。
在努力發展、奮力趕超的過程中,我縣鄉鎮工業發展存在的失誤和教訓:
(1)、經濟發展鄉鎮不平衡。由于工業基礎、資源等方面的原因,縣內各鄉鎮之間發展存在差異較大,東南部鄉鎮比西北部鄉鎮發展好,大鄉鎮比小鄉鎮發展好,中心城區比周邊鄉鎮發展好。
(2)、產業結構調整不合理。鄉鎮工業“小而散”的組織結構和“小而低”的產業結構還沒有根本性轉變,企業技術裝備水平仍然較低。全縣7000多家鄉鎮工業中,高新企業只有30余家。
(3)、投入產出效益比較低。全縣每年都有10多億的投入,但產出不盡人意。每年排計劃,我們的增長點不是很多。這說明我們招商引資的質量仍需提高,也說明現有的鄉鎮工業現代化企業管理水平不高。
縣鄉鎮企業管理局
200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