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性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構筑農民增收的戰略支撐
穩定的農產品配套基地是農產品加工業得以快速發展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必須充分發揮龍頭企業與農民兩方面的積極性,大力加強配套基地建設,使之成為龍頭企業的“第一車間”。一是加強規劃,大力發展優勢產業。規劃工作是做好農產品基地建設的重要前提。必須以市場為導向,以自身資源優勢為依托,加緊制定農產品基地建設的具體規劃。全市要以“一江、兩河、三線、四區”為軸線,進一步調整優化農業區域布局,恢復鞏固發展優質稻、棉花、雙低油,大力發展水果、畜禽、蔬菜、水果、速生豐產林,形成八大優勢產業。要按照“突出特色建成基地、圍繞龍頭建基地”的要求,把優勢產業與基地建設結合起來。當前,要加快發展雙低油菜、速生豐產林、黃桃、食用菌等配套基地,以滿足龍頭企業日益增長的加工需求。二是充分發揮政府職能,切實抓好協調和服務。在龍頭企業發展之初,依靠其自身實力建設配套基地是不現實的,發揮政府的職能作用至關重要。要通過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鼓勵企業、農戶、中介組織等各類市場主體投資基地建設。要加強資金、技術等方面的扶持,抓好產前、產中、產后的系統服務,積極為企業和農戶排憂解難。要完善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制度,緩解基地建設的資金難題。要統一協調政府各職能部門按職責分工,齊心協力參與基地建設。三是積極探索土地流轉機制,提高基地集中化程度。當前,由于土地實行的是分散經營,導致農戶生產數量多、規模小、生產形不成規模,原料供應分散,基地化程度極低,農產品分散生產與集中加工的矛盾比較突出。因此,必須在穩定農戶土地承包經營的前提下,穩妥有序地推進土地使用權的流轉,提高土地規模化、集約化的程度,為龍頭企業的發展建立穩固可靠的配套基地。
四、建立利益聯結機制,為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龍頭企業和農民都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傾向,如果兩者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不緊密,就會影響農產品加工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必須以“雙贏”為目標,把企業與農戶之間簡單的買賣關系變成利益調節關系,為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一是大力發展“訂單農業”。由龍頭企業和基地農戶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前提下,簽訂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從而形成穩定的產銷關系。鼓勵龍頭企業建立“訂單農業”風險基金向“訂單”農戶發放預購訂金。在訂單農業的發展過程中,一方面要大力規避市場風險。龍頭企業要及時收集國際國內市場農產品的供求信息、價格信息,并進行科學分析預測。另一方面要大力規避信用風險。要加強法制建設,強化企業、農民的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提高合同的履約率。二是引導龍頭企業與農戶聯合興辦專業合作組織。將分散的農戶聯合起來,成立各種類型的專業合作組織,可以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增強農民在合同關系中的地位和承擔法律責任、履行合同義務的能力。同時,也使龍頭企業由面對千家萬戶,變為只面對一個或幾個合作經濟組織,從而降低企業與農戶之間的交易成本。必須圍繞各類農產品的生產、銷售,倡導龍頭企業與農戶聯合興辦專業合作組織,統一供種(肥料、農藥)、統一標準生產、統一收購加工。要制定優惠政策,積極支持,正確引導。同時,督促其完善內部組織制度、民主管理制度和利益分配制度。三是探索建立行業協會。積極引導同類龍頭企業在自愿的基礎上,通過商會、協會等組織建立各種行業協會,實行行業自律,充分發揮其在技術開發、教育培訓、價格協調、市場營銷等方面的功能,切實保障行業內農戶和企業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