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時代特點 培育先進的校園文化
2、師生結合。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師生互動、互通、互樂,陶冶師生情操,升華師生思想感情。如慶祝五·四85周年的文藝匯演、校慶30周年大合唱、冬季長跑等活動。前不久,博湖中學舉辦了慶十·一系列活動,其中規模最大的要數廣播體操比賽。全校2000多名師生都積極參與了比賽,樂在其中。把教育寓于師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之中,使師生在活動過程中,道德情操得到潛移默化的陶冶,思想感情在不知不覺中得到升華,榮譽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得到了很好的有效的提高。
3、內外結合。這里所講的內外有兩層含義,一是指把教育場所設在校內外。“教育無處不在”,教學場所也不應只拘泥于校園之內。校園外的教育形式因其直觀、生動、真實、令人耳目一新等特點,更易為學生所接受,所喜愛,自然容易收到教學效果。如瞻仰歷史博物館,烈士陵園,重現歷史畫卷,了解英雄事跡,比起單純的課堂說教更具說服力和教育意義。深入開展各種志愿者服務活動,帶領廣大學生志愿者開展各種社區志愿服務和積極參與各種社會公益活動,培養學生的奉獻精神。多年來,博湖中學堅持抓住3月5日學雷鋒日的契機,組織廣大青少年學生廣泛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志愿服務活動,有去開都河拾垃圾美化環境的,有去孤寡老人家干活撒播愛心的,也有幫助成績較差同學補習功課的……他們親臨其境,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幫助別人,關愛別人的同時,他們自己從中也得到了教育。
內外結合的另一層含義是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相結合。教育主要以學校的教師隊伍來完成,這是毋庸置疑的。但僅靠學校的老師是不夠的,還需要社會各方人士的共同努力。憑借他們的專長,通過他們的親身經歷來教育學生,其意義是深遠的。博湖中學的某些做法值得借鑒。如專門從烏魯木齊請來有關教育和心理學方面的專家來做專題講座。他們生動的語言、透徹的理論、深刻的道理,使聽課的學生及家長受益非淺。有些家長當場發出感慨,要是早些聽到這種講座就好了。再如,邀請少年犯來,F身說法。少年犯的成長歷程使學生深省,他們的犯罪事實讓學生震驚,他們的懺悔之情令學生惋惜。從學生的表情中可以看出這堂課的教育意義是相當深遠的,比上一堂干巴巴的法制課要有價值得多,其警示作用也要大得多。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本身就是一項神圣而艱巨的任務。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建設先進的校園文化任重而道遠。作為老師,我們應毫不懈怠,迎難而上,不斷拓寬知識結構,增強綜合素養,用豐富的知識啟迪學生,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愛崗敬業,奉獻進取,精益求精,對學生高度負責,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注重校園文化的精神塑造,創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準。在此情況下,校園文化就一定能為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的建立和完善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