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家教講話稿300字(精選3篇)
家風家教講話稿300字 篇1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風、家規(guī)、家訓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后代的期望對后代的策鞭!是文化和道德的言傳身教,是智慧和處事方略的潛移默化!
“孝”: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父母一向告誡我:百善孝為先!記得小時候,我們家很窮,買不起好吃的東西,但每到春節(jié),父母總會讓我把自家磨制的面粉,挑選出來好的給爺爺奶奶、姥姥送去一份,每年如此。潛移默化中,直到自我工作了,有了收入,每次回家總會想著給長輩帶點什么;上次回家,雖然自我過的很緊張,舍不得給買東西,把家里的粉皮分了一部分給父母帶著。“和”:家和萬事興,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僅有家庭和睦,社會才會穩(wěn)定。我們家爺爺、爸爸他們都是弟兄五個,每到過年爺爺都會叫我們一大家人去吃飯,每次都是兩三桌,然后分別去伯伯、叔叔家吃飯,從小和睦相處,待人接物有大家庭的職責感。自我成家了,喜歡與鄰里和睦相處,我們家樓層有四個小家庭,只要我回老家,帶的栗子、小米等自家東西就給他們分一點,我們平時相處的很好。
家風家教講話稿300字 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小時候我媽媽老是對我講“要想人不知,除非己沒為”。要我光明磊落,行事正,做好人。又常以蘇武牧羊的故事教育我講氣節(jié),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父親告誡我,讀書成人后,謹言慎行,常以“言出似箭不可亂發(fā),一入人耳有力難拔”,要求我重德守法,規(guī)范自己行為。父親又常常以“知足者常樂,能忍者自安”的古訓,要求我們幾個子女要一生保持寬松樂觀的心態(tài),待人處事。
我小時候,家里歷年春節(jié)都有貼對聯(lián)的習俗。其中有一幅對聯(lián)是“忠厚傳家久,詩禮繼世長”,至今難忘。
日月如梭。我成家后,留給子女的家訓是,待人以誠,勤儉持家,要子女牢記“勤是搖錢樹,儉是聚寶盆”。我老伴也秉承她母親的遺訓,告訴子女:“多一分錢是幸福,缺一分錢是痛苦”,會過日子才能家興,國興,萬事興。
家風家教講話稿300字 篇3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我是三(2)班,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家風家訓伴我成長》。
中國的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訓、家風,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的家風家訓是:對人要有禮貌,吃飯的時候必須要等家人全部到齊了才能吃。有一次,有客人到我家來玩,媽媽做了一桌子的好菜,客人還沒有來我就先吃上了,結(jié)果被我爸爸發(fā)現(xiàn)了,爸爸嚴厲地批評了我,還懲罰我站著吃飯。
還有就是不許說臟話,因為臟話本身就是不文明的語言,說臟話那就更加不文明了。有一次,我爸爸在家里說臟話,就被我奶奶發(fā)現(xiàn)了,奶奶把我爸爸狠狠的訓了一頓。從此我爸爸再也沒有說過臟話了,我也因此受到爸爸的影響,從不說臟話。
我家的家規(guī)是:主動向長輩問好,互相尊重彼此,自己的事自己做,當天的事當天做,不能拖拉,每天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兒。比如:洗碗,掃地,帶半歲的妹妹,擦桌子……還有每天回到家第一件事情是完成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yè),作業(yè)做完了,才能出去玩。
這些家規(guī)都是爸爸媽媽定的,從小,爸爸媽媽就以家規(guī)家訓來要求我,所以,我得感恩我的父母,謝謝他們的家規(guī)家訓成就了我的良好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