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懷念》反思(精選3篇)
《秋天的懷念》反思 篇1
《秋天的懷念》是一篇很感人的文章。初拿課本,讀來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文章開頭便是一句“雙腿癱瘓以后”,傷感的氣息油然而生。就像人剛剛邁出門檻竟發(fā)現(xiàn)屋外已是烏云密布。僅此一句,定了文章低沉憂傷的調子。雙腿癱瘓,經(jīng)歷如此悲慘的事情,脾氣變得暴躁無常是可以理解的。然而,這樣的痛苦并不是由作者一個人在承受。有一雙慈愛的眼睛始終在注視著他。母親自己重病纏身卻隱瞞病情無微不至的照顧癱瘓的兒子,用深深的愛溫暖兒子絕望的心,用深深的囑托幫兒子重新鼓起生活的風帆。字里行間凝結著深沉的情感,就連一個小小的字眼兒都能觸動我們脆弱的神經(jīng)。
相信沒有人不會被這篇文章所打動。 但是就是這樣一篇好的文章是否能在課堂中生輝,我始終對自己沒信心,講這一課是小心翼翼的。課的開始,我出示了幾首歌頌母親的短詩,朗誦出來,簡短親切的句子似乎抓住了學生的心,教室里越來越安靜。關于母愛的文章學生讀的不少了,我們不久前也品讀了一篇《孝心無價》,我想不出來再新鮮的導語了,不論說什么,學生一定會說:“又是母愛!”好文章怎容這樣褻瀆,母愛怎容這樣褻瀆?我便找來這幾首小詩,巧妙地導入,卻有了特別的效果。 討論中心話題時時間控制的不是特別好,有點著急了,應該給學生更多的時間來討論,讓討論更充分些,這樣才能深刻體會一顆拳拳愛子之心。 但有一個地方我感覺到學生情有所動。在講到“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們娘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一句時,我提問:母親說的這句話有什么深意嗎? “想一想當時母親什么情況?在讀讀這一句,想想有什么隱含的深意嗎?”學生眼睛里有了閃亮,有舉手的:“母親自己身患重病,卻來鼓勵兒子。”“那他們娘倆兒能在一塊兒好好活下去嗎?”“不能。”“那前面的忍住哭聲,除了看到兒子痛哭而感到痛苦時,母親內心還有
什么痛苦呢?”“母親已患絕癥,生命沒有多少時間了,不能陪伴孩子們生活下去了。”課堂出現(xiàn)了短暫的沉默,都在為母親而悲傷,理解了,感動了,再去讀,感受就不一樣了。 最后一段話學生理解深刻。通過引導,學生說到作者懂得了母親沒有說完的話,但是因為前面體會的不夠深刻,所以這部分的感受不是很強烈。提問:“我為什么現(xiàn)在懂得了母親的話?我是怎么懂得的?”我引導學生再讀此段聯(lián)系前句體會,有了效果。有學生說:“菊花開得那么生機勃勃,母親想讓我看到菊花也能燃起生活的希望。”還有學生說到:“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都能開得那么絢爛,母親也想讓兒子知道我們人也多種多樣,都能活出自己的精彩。”說得太好了,說實話我都沒想到這兒。
我又提問:“文中最后一個省略號有什么含義?有哪些意思沒有表達出來而用省略號代替了?把你想到的寫在省略號的地方.”學生陷入沉思,能悟出作者想到了媽媽的話后已是淚流滿面,哽咽難語,百感交集,里面有對母親的思念、愧疚之情。體會到了再來讀就能讀出感情了。
之后理解文章題目就水到渠成了。 前面聽課時很多老師都用了“地震中媽媽手機留言”的故事,真的,不是落入俗套,這個故事太感人了,又是去年地震中發(fā)生的真實事情。今天拿來讓學生重溫,我看到了他們眼里閃出的淚光。舒緩動聽的音樂聲中再去體會,相信學生會有更深的感悟。 這是一節(jié)隨堂課,當然也暴露出一些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繼續(xù)向前輩請教,努力學習,提高自己,希望可以早日自我完善!
《秋天的懷念》反思 篇2
文中母親自己重病纏身卻隱瞞病情,無微不至地照顧雙腿癱瘓的兒子,用深深的愛溫暖兒子絕望的心,用深深的囑托幫兒子重新鼓起生活的風帆。我也是母親,我能體會當母親面對這殘酷的事實,心里是如何的疼痛。可不管命運是如何的曲折,還是要勇敢地面對生活。文中作者通過細節(jié)細寫,往往就是那么幾個小小的字眼兒,卻觸動了我們情感深處最脆弱的那根弦。
在教學中,我是這樣安排的:
1.讓學生在讀中受感染
這篇課文篇幅不長,但飽含深情。我在課前先讓學生對史鐵生以及和他的母親的經(jīng)歷有一個較為詳細的了解。在課堂上讓學生讀的時候就很安靜,我讓他們能有感情地閱讀,說明他們看懂了別人的苦難。情感鋪墊之后,我繼續(xù)情感的感染,我慢慢地、帶著深厚地情感讀了這篇課文,這時課堂上,學生聽得很專注。在我營造的這樣的課堂氣氛之中,我和學生開始了交流,把自己最感動的地方讀讀。
2.讓學生在說中得感悟
開始讀課文時,讓學生邊讀邊劃出文中自己最感興趣的句或段,并要小組間說一說自己喜歡的原因。匯報:有的學生說最喜歡第一自然段,因為“我”因癱瘓,脾氣變得暴怒無常,對一切美好的東西都失去信心,砸東西,可是媽媽卻忍受了這一切,她不但沒有怪“我”還等“我”恢復時說要帶“我”去北?椿。有的學生說,我最喜歡第二自然段,因為那里寫出媽媽再一次的要帶“我”去北海看花,幾乎是在央求“我”,媽媽之所以央求“我”是為了讓“我”開心呀!有的同學說,我最喜歡最后一個自然段,因為,媽媽雖然離我們而去,但是我明白媽媽的話,懂得珍惜生命和妹妹一起面對生活的困難,勇敢的活下去。也有的同學說,喜歡文中的五、六兩個自然段,因為這里講了“我沒想到她已經(jīng)病成這樣”。說明媽媽有病,且因為過度的操勞,病已十分嚴重了,卻還是不告訴兒女,這不都是為了我們兒女嗎?還有她臨終前的最后一句話,也正體現(xiàn)媽媽在生命垂危時還掛念著自己的兒女該怎么辦,根本都沒考慮自己,這就是母愛,無私而又偉大的愛。在此時讓學生暢所欲言,只要他們的感受是真實的都說出來。
3.讓學生在思中受熏陶
最后一段話學生理解很深刻。我讓學生先讀,看看能想到什么,學生說到作者懂得了母親沒有說完的話。提問:“我為什么現(xiàn)在懂得了母親的話?我是怎么懂得的?”我引導學生再讀此段聯(lián)系前句體會,有了效果。有學生說:“菊花開得那么生機勃勃,母親想讓我看到菊花也能燃起生活的希望。”還有學生說到:“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都能開得那么絢爛,母親也想讓兒子知道我們人也多種多樣,都能活出自己的精彩。”說得太好了,說實話我都沒想到這兒。我又提問:“文中最后一個省略號有什么含義?有哪些意思沒有表達出來而用省略號代替了?把你想到的寫在省略號的地方.”學生陷入沉思,里面有對母親的思念、愧疚之情。
當然,教學中某些地方還存有不足,如對母愛的感受,學生找到相關語句卻不能概括時,教師的引導還不夠,沒有善于捕捉學生的語言來追問,在今后的教學設計及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善于隨機應變,循循善誘,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秋天的懷念》反思 篇3
1、以趣激情導入。
通過欣賞色彩圖片、欣賞散文詩激發(fā)孩子學習熱情,用承上啟下的過渡語揭示課題,喚起孩子們對音樂歌曲學習的渴望。
2、聽賞的環(huán)節(jié)循序漸進,挖掘細節(jié),注重能力。
初聽感受情緒,復聽熟悉歌詞,再聽解決知識點,找相似樂句的環(huán)節(jié)為本課的難點之一,由于學生識譜能力有限,先用琴彈奏然后在教師的啟發(fā)引導下,自己先在歌曲中找答案,然后利用多媒體圖片和手畫旋律線形式,給學生初步的旋律上行、下行感受,孩子易于接受。運用多媒體給學生整體的歌曲感受,調動積極性。通過讀詞、唱詞,更深層次的體會旋律的優(yōu)美與強烈的愛國情感激發(fā),讓學生討論并說一說對中國臺灣的了解,使孩子們的情感進一步升華,教師的范唱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寓教于樂,師生律動表現(xiàn)歌曲,孩子們完全陶醉在美妙的音樂中。
3、拓展環(huán)節(jié)形式豐富,整節(jié)音樂課堂推向高潮。
全體學生參與音樂活動,用不同的形式表達著對祖國母親的熱愛之情,個別學生的上臺表演,再加上與其他孩子的互動配合,教師適時的評價與鼓勵,完全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課的尾聲加入了環(huán)保的倡導,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生成孩子優(yōu)良的環(huán)保品德,號召力更強。最后學生全體起立激情的演唱《彩色的中國》意猶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