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
實施三大工程:即高新技術產業化工程、企業技術進步工程和科技興農工程。
強化五項措施:即著力營造有利于技術創新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良好氛圍;突出改善技術創新的政策環境;大力深化科技體制改革;進一步推進科技對外開放;注重加強戰略研究與總體規劃。
三、實施高新技術產業化工程,積極培育黃岡第一經濟增長點
高新技術產業是當今國際科技和經濟競爭的制高點。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是帶動產業結構升級、大幅度提高勞動生產力和經濟效益的根本途徑。抓住機遇,加快發展高新技術及產業,盡快形成一批對我市國民經濟發展舉足輕重、規模較大的高新技術產業,對增強我市經濟實力、實現振興崛起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實施高新技術產業化工程的基本思路是:按照"有所為、有所不為,有限目標、重點突破"的原則,以光電子信息、生物技術與新醫藥、新材料三大領域為重點,突破性發展光電子信息產業和生物技術與新醫藥產業,著力抓好項目、企業、基地三個環節。
(一)優先發展三大領域
1.光電子信息
重點發展光纖光纜、光通信系統及設備、工業激光設備、激光醫療設備、光纖傳感器、光電測量儀器、計算機與網絡技術、移動通信技術及其產品,積極發展各種計算機軟件。開發光纖、光纜、光纖預制棒、寬帶光纜、高頻電纜、光電器件及光電儀表、激光防偽、cd-rom存儲設備、多媒體教育軟件、cad/cam軟件、數據庫系統管理軟件、光盤及光盤機、ic卡及其相關產品。加強新型激光器、gps、gis系統、新型光纖傳感器件、光電材料的研究開發。
2.生物技術及新醫藥
全面實施"湖北省生物技術與新醫藥產業化推進計劃",重點發展新型中藥、生物工程藥物及新制劑、新型功能食品、醫藥新制劑和以生物農藥、轉基因動植物為重點的農業生物技術產品。開發基因工程藥物、細胞因子產品、預防性疫苗、診斷試劑、新型抗病毒、維生素、氨基酸合成藥、bt生物農藥和植物農藥新產品,新型高效酶制劑,加強轉基因動植物的研究開發。
3.新材料
重點發展復合材料、高分子材料。開發可降解農膜母料和農用新材料、電子專用材料、生物醫學材料及體內植入物、稀土材料、復合金屬材料制備工藝及成套設備、油田化學品、工程塑料生產技術及裝備和通用塑料高性能化、高性能涂料、高性能密封材料及制品、超細粉體材料、特種增強材料及制品、新型防水建筑材料等。
(二)重點抓好項目、企業、基地三個環節
1.集中力量,實施一批重大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
"十一五"期間,每年選擇10項左右市場前景廣闊、經濟效益巨大的項目,集中資源,重點組織實施,使重大項目成為我省高新技術產業化的突破口和新的經濟增長點。積極爭取國家各部門對我市重大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的支持,爭取重大項目進入國家、省各類專項計劃;技改計劃和火炬計劃對重大項目予以重點支持。
2.按照"抓大促小"的原則,抓好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
實施大公司戰略和品牌戰略。積極推動和支持企業兼并、重組、上市,"十五"期間,培育若干個年銷售收入過1億元的高新技術企業和30個左右年銷售收入過千萬元的高新技術企業,使它們成為技術創新能力強、市場前景好、經濟效益可觀的骨干企業。以培育知名品牌為核心,以提高市場競爭力為目標,推動一批在全國有技術競爭力的大型骨干高新技術企業的形成。
在抓好大企業的同時,積極為中小企業的成長創造條件。廣納人才,廣籌資金,采取優惠的政策,培育和扶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成長壯大,形成一大批機制靈活、管理規范、市場適應性強、具有競爭活力的高新技術中小企業。通過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活躍創新氛圍,提供后備項目,培養和鍛煉大批企業家和技術創新人才,積累人力資本。
3.加快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與發展步伐
按照深化改革、突出重點、提高水平、辦出特色的總要求,加快高新區的建設與發展。要將農業高新技術及產業示范園建設作為結構調整的重要舉措,抓好抓實。著重推進以下工作:一是建設好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增強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和企業家的"孵化"功能。二是抓好標志性高新技術產業園,在園內形成產業特色和優勢。三是重點創建和完善企業技術中心,培育企業自主開發產品的能力,使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四是各區每年滾動實施5個產學研合作的重點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促進科技成果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