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資源整合簽字儀式講話稿
煤炭是我們的支柱產業,支撐著全市經濟快速發展。同時,煤礦又是高危行業,極易發生安全生產事故。我市煤礦多屬民營性質,安全投入不足,管理不科學,安全隱患多,致使事故頻發。近年來,我市發生多起煤礦事故,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了嚴重損失,特別是XX年的三起重特大煤礦事故,奪走了159名礦工的生命,給100多個家庭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災難。事故發生后,全市煤礦停產整頓,去年整整一年,大部分煤礦不能恢復生產,總產量只有3000萬噸左右,不到總產能的50%。由于缺煤,以煤為源頭的焦化、冶金等相關產業的許多企業不能滿負荷生產,工業產值急劇下降,許多產煤大縣經濟增速放緩,全市gdp和財政總收入分別減少80億、20億,經濟嚴重受損。今年以來,由于安全事故煤礦停產整頓慣性的影響,上半年,全市生產礦井只有27座,原煤產量只有929萬噸,嚴重影響到工業經濟健康發展,這使我市在遭受經濟危機重創下雪上加霜。全市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28%左右,經濟總量下降12個百分點。事實證明,只有加快實施資源整合,才能從資金、技術、裝備、人才、培訓、管理等多方面,提升煤礦的安全生產整體水平,最大限度減少安全事故發生,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營造良好的安全環境。
。ㄋ模┟禾抠Y源整合是省內大型煤炭集團和地方骨干主體企業做優做強的有效途徑
當前,國家對煤炭資源開發利用控制日趨嚴格,地方政府對礦井資源的占有也逐漸壟斷。國營煤礦的資源越挖越少,國有煤炭大企業所屬的一些礦井資源儲量已相繼告急,可以說,國有煤炭大企業之間未來的競爭主要體現在對資源的保有量上。地方骨干主體企業要做強做大,建設現代化的礦井,提高市場競爭力,也必須通過兼并重組這個途徑來實現。煤礦資源整合,為省內煤炭大集團和地方骨干企業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在資源越來越稀缺的今天,我們引進大企業參與的煤礦兼并重組整合,這對大集團來說,是一次千載難逢的獲取新資源的機會;對地方骨干企業來說,是一次提檔升級的良好契機。省內煤炭大集團和地方骨干企業通過對我市小煤礦進行兼并重組,可以進一步增強實力,優化結構,增加開采品種,占有更多市場,實現多元化發展,不斷增強企業綜合競爭力。
省委、省政府對我市煤炭資源整合工作大力支持,目前,我市的《煤礦兼并重組整合方案》已經省政府審批通過,省委、省政府的主要領導對我市在困難大、任務重的情況下,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給予了充分肯定。各產煤縣市區、市縣兩級有關部門、地方骨干煤礦企業,一定要認識到煤炭資源整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強做好此項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抓住機遇,全力推進,把這項利國利民的工作抓緊抓實抓好。
二、明確目標,強化措施,全面推進我市煤炭資源整合工作
根據全省煤炭資源整合方案要求,按照“總量適度、優化布局、產能置換、關小上大、提升水平”的原則,到2011年底,我市礦井數量由目前的392座壓減到127座,并且單井產量必須達到年產90萬噸以上。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對全市的煤炭資源進行了盤點梳理,對各縣市礦井生產能力、現有礦井數量進行了指標分解,確定了各縣市區煤炭資源整合的目標,具體為:鄉寧縣28處,蒲縣23處,堯都區15處,翼城縣13處,古縣12處,洪洞縣12處,汾西縣5處,霍州市4處,安澤縣4處,吉縣2處,襄汾縣1處,隰縣1處,浮山縣1處,大寧縣1處,市營5處。兼并重組整合后,全市的煤炭年生產能力由目前的8976萬噸提升到1億噸以上,達到10091萬噸,井田面積由目前的約999平方公里增加到約1251平方公里,機械化開采礦井由目前的38座達到127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