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林業局德國考察報告
(二)堅持營造混交林。混交林抗病蟲害、利用生態因子充分、能增加林地生產力等,其優勢顯而易見,其理論與實踐均很成熟。因此,應加大政策與投資力度,堅持設計混交林,營造混交林。
(三)加大生態環境保護的法治力度、宣傳力度。我們與德國在林業上的差異,重要原因是觀念與認識上存在差距。德國國民的環境觀念強烈,自覺保護意識明顯,可以看到,不論是村莊周圍、公路兩旁、河流岸邊,成林的林木整齊,林地無生活垃圾,成行的中間沒有空缺,單生的枝下高很低,樹冠上下圓滿,其對一草一木的愛護程度顯現得淋漓盡致。德國人認為,森林是國家的生命。由于經濟體制思想等原因,我們在采伐與日常保護林木方面,盡管較前有了顯著的進步,但是,需要加強與改善的潛力還很大,還需要在提高全社會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認識方面下大力氣,促使生態環境保護既成為依法治國的內容,又成為全民精神文明建設中的自覺行動。
(四)繼續加快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的建設步伐。我省現有森林面積636.8萬公頃,其中天然林467.9萬公頃。天然林禁伐后,這些林地,主要由六個省屬林業局和234個國營林場經營管護。天保工程之后,我省天然林的保護與利用,仍將既離不開政府的資金投入,更離不開保護性合理的開發與利用,離不開通過社會與市場解決經費、服務于社會等。其有效途徑仍將是設立自然保護區與森林公園并舉,既有目標的進行保護,又積極開展森林的休養休憩開發利用,增加收入,改善保護條件,增強保護能力。我省現有自然保護區25個,總面積74.5萬公頃,僅占全省國土總婊?.6%,截止目前,全省已批建各類森林公園69處,經營面積25.8萬公頃,森林公園占全省林地總面積的1.2%,不考慮重疊因素,兩項合計也僅有4.8%。如能在不斷完善、提高現有保護區和森林公園保護與旅游設施水平的基礎上,繼續加大這一步伐,必將為我省森林保護的長期穩定發展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通過此次培訓,學員對德國林業的發展現狀、人們對森林及林業的認識與態度、森林與林業在社會發展與人們生活中的作用與地位、德國大面積造林的主要技術與方法、德國森林經營利用的理念和現代化手段有了更新更全面的認識和掌握,對德國森林經營的政策法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為今后指導本地區、本單位的林業各項建設工作增加了更廣泛的理論與實踐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