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業發展現狀及前景預判
(二)交通運輸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1、運輸網絡優勢未得到充分發揮。
首先,xx市歷史上素來就是“扼兩廣兩湖”的交通樞杻,是全國45個交通樞紐城市之一。京廣、湘桂鐵路干線在衡交匯,武廣高速鐵路(在建)穿境而過。擁有四條建成的高速公路(京珠、衡棗、衡炎、衡大),另有四條在建(衡岳、潭衡西、衡貴、衡邵),高速公路總里程達569公里。其次,xx市處于長株潭地區、沿海發達地區各類生產要素向內地流動的交通要道,為xx市成為湘南地區的現代物流中心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近幾年來,xx市經濟發展加速,生產要素地區間流動加快,給物流運輸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面對機遇和挑戰,xx市大部分運輸企業都未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仍停留在原來的管理模式、運輸組織方式上。各運輸企業之間普遍存在配合程度不高,組織化程度較低,配合和協調還不夠緊密等等的問題,鐵路、公路、水路運輸網絡的優勢未能得到充分發揮。
2、運輸企業集約化、信息化程度低。
據了解,20xx年在工商部門登記注冊交通企業除航運總公司是集體所有制外,有限責任公司或私營有限責任公司或個人獨資類型的企業形成了xx市運輸企業的主體。在這種情況下,一部分企業為了既節約成本,又加大貨物吞吐量和周轉量,而允許一些個體運輸戶掛靠運輸企業,長期以來,使得xx市貨物運輸車型結構落后,車輛更新改造步伐緩慢,尤其大噸位、集裝箱、冷藏保鮮等特種車輛數量較少,難以形成集團化、規模化的運輸“旗艦”。同時,目前xx市貨物運輸基本處于自由競爭階段,運力和貨源的溝通仍靠比較落后的人工組貨,大型的貨物集散地和先進的電腦連網信息中心還沒有建立起來,運輸工具的利用率和實載率不高,造成運力資源浪費
3、公路、水運貨運量和貨運周轉量增速低于gdp增速。
從20xx年xx市公路、水運貨運量和貨運周轉量的增長速度與gdp增長速度對比來看:公路、水運貨運量7000萬噸,增長5.3%;公路、水運貨運周轉量76.66億噸公里,增長6.6%。分別比全省平均水平低4.8和4.6個百分點,比xx市gdp增速低了6.7個百分點和5.4個百分點。但是全省這兩個指標增速只比全省gdp增速低2.7和1.6個百分點。一個地區貨物運輸發展水平與需求息息相關,可直接反映出該地區生產需求和消費需求的是否旺盛。以上數據這表明xx市的貨物運輸發展水平不僅滯后于全省貨物運輸平均水平,而且對地區經濟發展所起的帶動性、超前性尚顯不足,與全省的平均水平還有一定的差距。
4、每億元gdp貨運量、貨運周轉量偏低
20xx年,xx市經濟總量占全省總量的9%,而貨運量只占全省的6.8%;全省每億元gdp貨運量9.2萬噸,而xx市只有7.0萬噸。xx市貨運周轉量占全省的7.3%;全省每億元gdp貨運周轉量938.8萬噸公里,而xx市僅為766.5萬噸公里。這兩個指標分別只有全省的76.1%和81.6%。
二、前景預判
在國際金融危機蔓延的形勢下,20xx年我省、xx市經濟逆勢而上、穩定增長。2012年,中央實施的擴內需保增長系列政策措施,為xx市經濟保持平穩增長提供了政策保障,意味著xx市經濟實現“彎道超車”、科學跨越是很有可能的。交通運輸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發展必然要保持適當的超前性,才能避免給經濟發展形成瓶頸制約。因而我們對xx市交通運輸業發展的有利因素及不利因素進行簡要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