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業發展現狀及前景預判
(一)有利因素
1、宏觀面
xx市自20xx年實施工業化戰略以來,xx市新型工業化進程逐漸加快,工業效益、速度、質量、結構協調發展,工業對經濟社會進步的貢獻越來越大。20xx年xx市工業總量占經濟總量的比重已提升至38.1%,其中重化工業總量已占到全部工業的近八成,這些都表明xx市經濟處于以二產業為主導的重化工業時期,重化工業是帶動xx市產業結構提升和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尤其是xx市緊臨長株潭地區,伴隨著長株潭區域經濟一體化程度的提高,xx市承接長株潭產業轉移、承受長株潭經濟輻射的趨勢將得到加強。這樣的大趨勢為xx市交通運輸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前景。
2、需求面
近幾年,xx市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為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20xx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XX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突破5600元。隨著居民收入的增長,個人消費日趨旺盛,消費結構升級。衡陽作為省內第二大人口城市,有著獨特的消費需求環境:從20xx年客運數據看,xx市人口地域間流動日趨頻繁,中短途客運量增加較快,而且這種居民自發行為具有較大的穩定性和一定的可持續性;居民消費升級也必然會帶動居民消費品市場的繁榮,加速地域間消費品的流動,進而推動xx市交通運輸業的發展。
3、政策面
在2012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認真實施現代物流等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著力解決這些行業發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推進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促進現代物流業發展。”“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力度,新開工一批交通、水利重點工程,”xx市201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明確提出:“繼續以交通為重點,構建內外通暢的現代立體交通運輸網絡。”“不斷改善交通基礎設施條件”。這些都為交通運輸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4、市場面
貨運方面:xx市在繼續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過程中,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生產資料的長距離、跨區域調運需求將明顯增加。客運方面:居民對大容量、高品質的快速公共客運系統產生新的需求,從而對運輸服務的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不利因素
發展方面的約束。“要想富先修路”,經濟要發展,必然要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目前,xx市鐵路、空港、高速公路、航道港口等基礎性現代交通網絡建設正在構建中,但覆蓋面、進展程度等方面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各縣市區自我發展意識的強弱,因而不可避免地造成交通基礎設施發展的區域差距。
能源環境方面的約束。對交通運輸業而言,能源是首要約束條件。交通運輸業不僅承擔能源的運輸,同時又消耗大量的能源。國際能源價格不確定性、國內能源對外依存度提高、xx市經濟發展對能源的大量需求等一系列因素加大了交通運輸業的風險成本。
資金方面的約束。交通運輸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公共性的特點,基礎設施建設是一項公共設施的建設,需要多元化的投資機制,尤其是需要社會資金的投入,才能推進交通運輸業的社會化發展。然而xx市對交通運輸業的投資主要來自政府財政投資,社會資金投入的bot項目屈指可數。
三、幾點思考
針對上述問題,我們認為下階段xx市交通運輸業應抓好三個著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