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干部中開展“五員”活動的做法和啟示
當前,隨著農村各項改革的不斷深入,鄉鎮黨政機關、村級組織和鄉村干部的工作職能、方式方法也隨之發生重大變化。縣委針對新形勢下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本著定位高、立意遠、措施實、機制新的原則,適時在全縣鄉村干部中開展了以服務為核心的爭當農村工作“五員”活動,即當好黨在農村政策的宣傳員、化解農村矛盾的調解員、引領農民致富的信息員、新技術推廣的指導員、維護農民合法權益的監督員。并把在鄉村干部中開展爭當“五員”活動作為第二批先進性教育活動農村鄉鎮貫穿始終的一個主題實踐活動。
一、“五員”活動的提出及其定位
去年以來,**縣委高度重視實施“一免兩補”等稅費改革后農村發生的新變化、農村工作面臨的新特點,為適應新形勢的需要,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解決困擾鄉鎮政府和鄉村干部工作轉型過程中面對的新情況和新問題,由縣委主要領導帶領有關部門多次深入到鄉鎮開展調研,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經過調查分析認為,稅費改革后,農村統分結合的雙重經營管理體制基本被打破,村級職能弱化、鄉鎮工作轉型,大部分鄉村干部感到茫然和困惑,工作無所適從;有的鄉村干部在思想上產生了誤區,認為取消了農業稅費,對農民失去了控制力和組織力,面對新形勢下出現的土地矛盾糾紛等問題,感到束手無策,認為干部難當,農民難管,產生了動搖心態;特別是隨著農村形勢的發展變化,鄉鎮工作職能和鄉村干部工作的方式方法將重新定位,由過去的管理型干部向服務型干部轉變,而現實中多數鄉村干部對這種角色的轉換不適應,領導方式和工作方法還停留在傳統的工作層面上,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掌握,不會用,有些干部主觀上雖有富民之心,客觀上缺乏為民服務的本領,感到工作信心不足。如果這些問題不及時解決,將會制約農村經濟的發展,影響社會的穩定,滯緩小康社會的進程,直接影響到黨在農村的執政地位和執政基礎。對此,縣委多次召開常委會議和常委擴大會議,統一了縣級班子成員的思想,達成了共識。縣委常委會議在討論研究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理念,本著定位高、立意遠、措施實、機制新的思路,提出了鄉村干部爭當“五員”活動的意見,提出了鄉村干部爭當“五員”活動的意見,并且明確了“五員”活動的工作目標:一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通過開展爭當“五員”活動,提高農村基層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和發展經濟、服務群眾的能力,摒棄僵化固守的思維模式,擺脫傳統觀念的羈絆和束縛,通過有效工作,充分發揮“兩個作用”,切實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和政權建設,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二是轉變鄉鎮政府職能,改變鄉村干部的工作方式方法。通過開展爭當“五員”活動,有效解決鄉村干部需要干什么、應該怎么干的問題,為鄉村干部發揮作用提供借鑒空間,指明工作方向。三是實現、維護和發展好農民的根本利益,構建農村和諧社會。通過開展爭當“五員”活動,使當前和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農村經濟發展面臨的一些復雜而突出的矛盾和問題得到有效地解決,通過鄉村干部個體作用的發揮構筑集體的力量,進而為農民群眾搞好服務、謀取利益、促進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和穩定。四是提高干部素質、培養鍛煉新型干部隊伍。開展爭當“五員”活動,通過宣傳政策、傳遞信息、化解矛盾、技術指導、帶頭示范等方式,使鄉村干部提高實踐能力,在實踐中鍛煉成長,當好“五員”的過程,就是提高鄉村干部自身素質的過程。五是加快農村全面小康社會建設進程。通過開展爭當“五員”活動,發揮鄉村干部的示范引帶作用,促進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從而實現縣委提出的“負重前進快發展,求實苦干建小康”的工作目標。“五員”活動意見提出后,得到了全縣鄉村干部的熱烈響應,組織部門因勢利導,今年年初,在六團鎮進行了先行試點,在此基礎上,研究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召開了全縣鄉村干部爭當“五員”活動工作會議,在全縣各鄉鎮全面鋪開。并把鄉村干部爭當“五員”作為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主題實踐活動和一項長期工程,確保活動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