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技術學院教職工大會講話稿
科研工作方面,做好課題立項、審批、結題工作,舉辦了中青年教師論文大賽,認真做好學報編輯工作。
在自治區文化廳和科右中旗文化局的支持和協調下,我院得到國家圖書館捐助的24000余冊圖書資料和“草原書屋”冊圖書。
201x年,自治區文化廳下發文件,正式批復設立7所自治區文化產業研究中心,我院申報的森林與紅色文化產業研究基地是其中之一。該基地建在蒙古學學院,由我盟資深專家、教授、相關研究人員共同負責組建,將為盟紅色文化產業的發展、旅游產業開發、自治區民族文化建設做貢獻。
(三)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提高辦學水平和招生能力
201x年,我們從制定校園新的整體發展規劃入手,全面加強校園基礎設施建設,邀請中國城市建設設計院為我院編制了詳細建設規劃,并啟動11項校園建設工程,通過鄂爾多斯市政府援助、國家投資、企業墊資等多種形式,共投入近1億元資金,完成了圖書館主體封閉、校園生態停車場建設、大型假山及部分微型景觀建設,道路拓寬及路面硬化、地下排污管網鋪設、樓房保暖及立面改造、暖氣管道更換及舊樓暖氣片、照明燈具和防水維修、樓房外墻及部分內墻粉刷換色、校園圍墻改造等九項基礎工程建設全面竣工;還有室外塑膠籃球場也完成了混凝土澆筑,學生6號公寓樓工程已完成招標工作。這不僅解決了多年來暖氣不熱的問題,使師生有了更好的辦公、教學、學習和生活環境,也為招生工作注入了推動力。
201x年,自治區和盟的各級領導多次蒞臨學院,對我們發展的態勢、建設的力度、校園整體面貌的改觀予以肯定。白向群副主席、組織部武開樂副部長、教育廳李東升廳長、朱炳文副廳長、奇錦玉副廳長、發改委鐵鋼副書記、盟委王程熙書記、鄧月樓盟長、杜學軍副書記和部分盟委委員到學院視察,都對我院的發展建設提出了指導性意見。烏市市委書記皇甫軍、市長朱成幫和相關領導多次到學院現場辦公,并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決定:市財政拿錢為學院鋪設排污大管道,建設六號宿舍樓,拆遷院內平房和大門外沿街兩側的綠化、硬化,共計投入4200余萬元支持我院發展建設。
201x年,學院招生工作取得新突破。通過全員動員、全員招生、優化專業、調整招生計劃等措施,實現了新生報到1724人,報到率達到92%以上,實現了歷史新高。
(四)擴大校企合作,促進畢業生就業
創新辦學模式,擴大校企合作。積極促成鑫安建筑安裝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與學院的辦學合作,簽訂基地建設協議,學院投入550萬元購進一流設備,設備資金由企業償還的方式,合作培養建工高技能人才;爭取鄂爾多斯幫扶資金,在烏蘭浩特市葛根廟鎮建設30個標準化大棚,共計投資360萬元,為培養種植業技能人才提供實訓平臺;先后與海神集團、盛屯礦業集團、利豐集團等企業就人才培養、專業建設、實習實訓、畢業生就業等達成校企深度合作意向,具體項目實施正在有序推進中。同時,在盟內外多家幼兒園、多家醫院和醫療機構、多家旅行社建立了實習實訓基地。
201x年,自治區東西互助招聘會在學院召開,東達蒙古王集團等鄂爾多斯多家企業、春華水務、烏海市接待局、海德集團等企事業單位都在我院選拔了大量人才,畢業生就業率達93.4%。盟委行署授予我院“就業工作先進單位”稱號。
(五)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維護校園穩定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引領,進一步加強我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是強化理論武裝。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主渠道作用,大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二是強化正確引導。堅持完善黨委中心組學習制度,組織學習黨的十八大精神,開好形勢政策教育報告會,加強正面教育;三是強化相關日常管理。切實加強對課堂教學、講座論壇、學術交流、學生社團活動等工作的管理,絕不給錯誤思想提供傳播渠道。認真做好防范校園傳教工作,加強校園網絡管理。四是強化實踐育人。堅持教育與生產勞動、社會實踐相結合,通過開展軍事訓練、“大學生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和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在學院形成知榮辱、講正氣、作奉獻、促和諧的良好氛圍。五是強化校園文化建設。舉辦學院首屆校園文化藝術節,通過舉辦校歌合唱大賽、校園心理劇大賽、大學生辯論賽等活動,給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臺。201x年,我院學生在全區大學生書法比賽中榮獲一等獎,在全區交通安全知識競賽中獲得二等獎,在第二屆大學生心理劇大賽中獲得三等獎和優秀組織獎。六是強化“大思政”和“大學工”觀念。舉辦輔導員、班主任培訓班、團學干部培訓班,開展了“團學骨干大講堂”活動。加強綜合治理工作,創建平安校園。實行校園安全保衛網格化管理,充實了學生工作和保衛工作人員,購置了必需的音響設備和警用車輛器械,并按盟委要求增設警務室。各二級學院開展對學生深入細致的思想和各類安全教育工作,班主任在班級開設安全輔導課,加強學生安全防范意識和能力,201x年學院未發生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