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論文答辯陳述
——監利教改反映了校長創新的許多方面,得出如下啟示:
首先注重外部大環境,重視政策導向作用。校長可以去影響或沖擊政策,才開始多以失敗告終,但不可不為!
其次,校長創新需要良好的內部機制和文化環境的保證,否則難以推行。
3、你的校長創新過程論與其他人的觀點有何不同?
首先,答辯人的過程論是建立在研究別人階段論基礎之上的;
其次,答辯人對以往階段論進行了整合,希望變成自己的東西。
再次,分析異同之處。與三階段論相比,弱化了文學色彩,更易于理解把握;與四階段論最為接近,劃分有所不同;與七階段論相比,更易于校長理解和把握。
4、校長創新與教師創新的區別
工作內容不同,決定了創新有很大的差異
——校長,發展規劃,因此更加復雜,對個人要求更高,須處理好各種關系,爭取各種資源。
——老師,教學,側重于教學方法、教學策略等技術層面。
5、創新型校長與非創新型校長的最本質區別。
從學校的特點說起,學校屬于僅次于國防、公共安全的公共事業,受社會保護,教育非常復雜,因此辦學即容易又不容易。
面對學校改革不同的校長抱有不同的觀念
——有的校長保守,只要穩定不出差錯就行,怕改革,回避問題;有的校長不滿足現狀,敢冒險,抱有強烈的追求成功的愿望。
——因此,答辯人認為最根本的區別在于觀念上的不同:有了創新的觀念,就會有意識的去發現問題,改變現狀,而不是掩飾問題,回避問題;有了創新觀念,就會以開放的心態與人合作,尋求改革的方案。
六、 答辯委員起草決議,并進行無記名投票
七、 答辯主席宣讀答辯決議:答辯委員對答辯表示滿意,3票一致通過其學位論文,建議授予教育學碩士學位。
八、 答辯人致謝